年金信托模式风险暴露度更大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8日 08:26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赵萍

  近日,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称,由于全球信贷危机对金融市场及美国经济的打压程度加深,过去一年半内,美国养老金资产下跌至少1万亿美元,损失可能最高达2万亿美元。

  同时,英国、智利、阿根廷等国家也陆续曝出私人养老基金蒙受损失的消息。有报道称,英国私人养老基金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更甚,人均损失额达2万英镑。但随后,英国官方出面澄清称,养老金计划并未面临很大的风险。

  日前,本报记者专访了英国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的标准人寿年金政策负责人John Lawson,并对中英两国养老金政策进行了部分比较分析。

  John曾在标准人寿工作9年,之后在苏格兰银行工作8年,并于2001年重新加入标准人寿。作为标准人寿和英国保险行业的代表,他目前参与包括英国、欧洲和亚洲政府在内的年金工作。

  英标受金融危机影响不大

  《21世纪》:你怎么看待美国养老金账户出现的大幅缩水?

  John:美国的养老金账户的确受到一些威胁,尤其是他们有一种养老金计划的运作方式,是鼓励员工将养老金基金投资在自己公司的股票上,一旦企业出现问题,员工不仅失去工作,还会失去养老金。因此,我希望美国能够从中吸取教训,把养老金资产进行分散投资,而在英国则有比较多的选择,很多如债券类,风险比较小的投资品种。

  《21世纪》: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下,英国的年金市场是否受到冲击?

  John:在英国,更多的不是信用风险,而是金融危机引发经济衰退,有些企业破产倒闭,资不抵债,造成企业债的质量下降,进而导致年金资产出现风险。不过,英国政府有一个补偿机制,即养老保险保障基金,一旦雇主破产,养老金受益人便可从基金获得相应补偿。

  《21世纪》:标准人寿管理的养老金受到的影响程度如何?

  John:标准人寿运作年金资金一般有两个投资方向,政府债和企业债,其中以政府债居多,因此没有受到大的影响。截至9月末,标准人寿资本盈余水平较法定要求高出34亿英镑。

  中英年金模式对比

  《21世纪》:英国的年金模式对中国有何借鉴?

  John:英国的年金称为补充养老保险,有两种运转方式,一种是建立在信托基础上的计划,称为信托模式;另一种是建立在合同基础上的计划,称为合约模式。

  信托模式是比较传统的方式,因为当年员工和企业的关系相对稳定,而现在很少人能在一家企业从一而终,所以以保险合同为基础的新型体制不断壮大。中国也将面临这种趋势。

  在英国,90%以上的补充养老保险由保险公司提供,保险公司采用一种开放的设计和投资机制。例如,投资者买了我们公司的企业年金后,投资不一定由我们完成,而是可以向不同的外部投资机构——基金、证券、银行等——开放,我们只是给他做一个整体的投资安排,有点像受托人。

  《21世纪》:哪种机制在危机下的风险暴露度更大?

  John:我个人认为信托模式的风险更大。在英国这两种模式是不同的监管部门在管,通常对保险公司的监管更加严格。保险公司有严格的内外部审计,投资策略也相对严谨。而信托模式,特别是小的信托计划,经常在流程上有一定风险。

  此外,即便保险公司倒闭,英国的保险保障基金会保证投保人90%的利益不受损失。而很多案例表明,如果是信托制的,很多投保人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21世纪》:英国对年金的监管有几个部门?分别扮演什么角色?

  John:英国共有四个监管机构管企业年金,一个是财政部门,负责制定税收政策;其次是劳工和养老保障部门,负责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第三个是金融服务监管部,对银行、证券、保险等进行混业经营的监管;还有一个是刚刚成立的、专门针对养老金进行监管的部门,主要监管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中风险较大的“待遇确定型”的那部分业务,确保相关机构能够如约履行养老待遇,制定收费标准及管理标准等,这部分的市场规模目前在20%左右。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