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银行帮中国富人理财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7日 08:57 21世纪经济报道

  陈晓平

  尽管富人群体的表现在中国广受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财富在迅速膨胀。据波士顿咨询公司(BCG)的调研显示,自2002年到2007年,中国管理资产额(管理资产额包括现金存款、货币市场基金、因管理投资而直接或间接持有的上市公司证券以及境内和境外资产,但不包括归于投资者自己所拥有的业务、住宅或奢侈品等财富)以2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在扩张,其中拥有百万美元管理资产额的富翁已经达到391000人,该数量仅次于美国、日本、英国和德国,而资产额超过500万美元的富豪家庭数量已从2002年的18000户增加到2007年的64000多户。据BCG估计,全国最富有的0.1%家庭(金融资产在百万美元以上)控制着中国总财富的45.2%。

  无论社会学家如何评论这种现象,对于已经广泛建立财富管理业务的中国商业银行而言,则必须“在商言商”,应该正视这个庞大富裕群体的共性特征,以提供更好的服务。

  首先,商业银行应能够准确探明这些财富的来源以及未来将产生于何处,“这样可以使得财富管理机构能和他们的客户‘说行话’,或许还能提供商业服务,如融资和战略建议等”,BCG在报告中提示道。无疑,中国的富人主要是那些在快速增长的行业中挣钱的企业家,而BCG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邓俊豪(Tjun Tang)进一步分析说,2007年,中国内地795位最富有人士的总财富中,超过半数的财富来自房地产和制造业。具体地说,这些顶级富豪总计1805亿美元的财富中,582.3亿美元来自房地产,332.1亿美元来自制造业。

  BCG将这些企业家分为两类:通过自己企业的上市获得了可观财富的“成熟企业家”以及仍在打造事业的“新兴企业家”。前者通常比后者更富有,往往对全球投资和境外机会感兴趣,而后者更偏好将财富用于境内投资。

  但是,这些富裕群体的财富组合结构却和成熟市场差异极大,中国富人普遍大量持有现金或存款,以获得安全性,一个近似的例证是,中国富裕家庭(指管理资产额在10万美元以上)将其63.6%资产配置在现金和存款上。同时,正是同一批人,往往具有高度投机性和较高的风险承受力,通常追求更高风险的投资,并且在其私人业务组合中,往往购买大量高风险的金融市场交易品种(如直接投资股票和外币结构性交易等)。

  BCG报告中将此总结为“中国高净值个人客户的投资组合倾向于两极化”,而其另一位合伙人米嘉(Holger Michaelis)博士则将此称之为“纺锤形结构”,“高风险与低风险的资产配置很多,而中等风险的资产比例比较小,这种投资组合在欧美很少见。”

  据BCG分析,富人不回避高风险的投资甚至是投机,“可能是继承了其创业背景的一个特点”。正因为这些富人往往是创业第一代,白手起家,他们也更习惯于保持控制权和作出决策,希望参与整个投资过程,这些人往往会自信自己能够创造良好的投资回报,并享受评估过程和进行投机性投资。

  根据客户的参与程度,中国的富人大体可以分为“自主型”、“参与型”和“委托型”三类。“自主型”投资者基本自行管理资产,只接受私人银行提供的少量建议;而“参与型”投资者虽然信任私人银行提供的投资建议,但是自己作出最终的投资决策。调研显示,前两类人群分别占28%和48%。而只有24%的投资者属于“委托型”,高度依赖资产管理机构管理其财富。BCG建议,“私人银行需要建立一个具协调性的运营模式以满足各群体的不同需求。”

  不过,实现这些的前提是,财富管理机构能够赢得这些富人的信任。目前,许多富人还没有将其财富委托给第三方管理的经历,而他们也普遍不喜欢透露自己的财富,“可能担心被调查来源,或因为担心吸引公众对于自己的财富注意。”BCG提醒道,银行必须在保证安全性和保护客户隐私方式等方面小心谨慎,“从他们是如何被介绍其客户经理,到该私人银行的声誉,从私人银行账户的所在地,到进入账户的方式。”

  由于多数中国富人最终会将财富的控制权传给下一代,而接过火炬的群体往往受过良好教育,见多识广,可能有不同的投资重点,因此报告还建议“客户经理现在就该开始和下一代建立关系。”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