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0日 10:14 东方早报

勒-克莱齐奥
勒-克莱齐奥

勒-克莱齐奥的作品
勒-克莱齐奥的作品

  北京时间10月9日晚上7点,备受关注的20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终于揭晓——法国新寓言派领军作家68岁的勒-克莱齐奥因其作品“展现诗意冒险和感官狂喜”获得这一重要殊荣。

  克莱齐奥从年轻时就对中国文化很有兴趣,曾三次来过中国。

  瑞典学院终身秘书恩达尔上周放言,文学奖不会给美国人,瑞典人确实没有食言,奖章和140万美元依然留在了欧洲,非欧洲裔作家获奖的梦想再次破灭。欧洲作家已经连续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自1994年大江健三郎获得文学奖以来,诺贝尔文学奖唯一一次走出欧洲还是在2003年,由南非作家库切获得。

  “作为作者,展现了新的起点、诗意的冒险和感官狂喜;作为探险者,发掘了隐藏于主流文明底部和外部的人性。”瑞典学院的授奖辞这样说。勒·克莱齐奥,1940年生于法国尼斯,8岁时举家迁往尼日利亚,他父亲于二战期间在那里行医。这一经历和去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颇为相似。1963年,勒·克莱齐奥出版了第一部小说《诉讼笔录》,并获得勒诺多文学奖。此后他相继出版了30余部作品,包括小说,随笔,翻译等。1980年,勒·克莱齐奥获得保尔·莫朗文学奖。在成名作《诉讼笔录》里,克莱齐奥刻画了主人公亚当·波洛的形象,他过着流浪汉的生活,到处闲逛、抽烟、喝啤酒,住在荒置的小房子里,皮肤上一层汗泥。如果说那本小说里至少还有一个主人公的话,那么在《战争》里,作者已摒弃了传统小说的所有主要构件: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在作者看来,人类生存条件这一类的问题,似乎本不需要时间、地点来说明。1994年,他在法国《读书》杂志作的一次读者调查中,被评选为在世的最伟大的法语作家之一。

  瑞典学院称,勒·克莱齐奥早年就已“赫然成为关注生态的作家,这种倾向更因《飞行书》、《战争》,及《巨人列传》等作品而得到强化”。勒·克莱齐奥最初继承了新小说派的某些创作元素,但在1980年他以一部《沙漠》在文学创作方面做出突破,瑞典学院称,这部作品“蕴含着北非大漠中失落文化的宏伟意象,与之相对的是不速之客眼中所见的欧洲图景”。这部作品还让勒·克莱齐奥获得了法兰西学院奖。

  勒·克莱齐奥的作品《Ballaciner》于2007年出版。瑞典学院称,这部作品“极尽私密”,“是书写电影艺术的历史,以及电影在作者生活中重要地位的散文。”此外,勒·克莱齐奥还创作了为数不少的儿童文学作品,比如1980年的《安眠曲》,为此国内一位编辑最初以为他是一位法国儿童作家。

  克莱齐奥和中国

  “我保留了学习中国文化的兴趣”

  勒·克莱齐奥曾先后三次来过中国,但每一次都是悄悄地来。第一次大约在1990年,第三次是今年1月28日,他获得人民文学出版社举办的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奖,亲自来北京领奖。当时,这位当代最著名的法国作家没有引起中国媒体的关注,正如他的作品在中国不受重视一样,研讨会上没有一位普通读者和媒体,场面颇为冷清。事实上,克莱齐奥的作品从1980年代就开始被国内译介,陆续出版了《乌拉尼亚》、《流浪的星星》、《金鱼》等。

  勒·克莱齐奥对中国有着深厚的感情,1960年代就曾申请来中国,他曾经说过:“那是在1967年,我申请加入在中法两国交流合作协议框架下的由法国派往中国的第一批年轻人的队伍。我现在还能回忆起我当时的急切心情,我的家乡尼斯的天空在我的眼里看来好像也焕发出了别样的光彩,就如同我看过的曹雪芹写的《红楼梦》里插的古老的版画一样。我买了一本汉法词典,还有一本中国书法的教材。我的申请没有获得批准,这件事长久以来都是我的一大遗憾。但我却一直保留了学习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的兴趣,对我来说,它代表了东方思想的摇篮。阅读中国的古典文学,鉴赏中国的京戏和国画对我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我尤其喜欢中国现代小说,比如鲁迅和巴金的小说,特别是北京小说家老舍的小说。我发现老舍的小说中的深度、激情和幽默都是世界性的,超越国界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