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尚品
尚品首页 | 尚文首页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新浪尚品

中国游艇产业 期待下一个五年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14日 12:33 新浪尚品

  按照国际惯例,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游艇经济开始萌芽;达到5000美元时,人们开始注重追求生活中的休闲享受,经济能力允许的消费群体会开始购买游艇;而当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后,游艇产业也会随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无论是游艇超级大国意大利、法国、英国、美国和荷兰,还是“后起之秀”如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阿拉伯国家甚至是泰国等,几乎都没有异于这条轨迹而发展。

  着眼当下,长三角、珠三角及环渤海沿海发达地区的人均GDP已超过8000美元,参照上述惯例来看,我国的游艇产业也应已迈入势不可挡的飞速发展阶段。对比今天和十年前的中国游艇产业,两番景象的确已不可同日而语,但对于社会中的大多数个体而言,游艇无论是对他们的生活,还是对他们眼中的内地产业形态构成,似乎都仍是遥不可及的存在。

  游艇产业被喻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商机”,那中国的游艇产业又何时能在这个“黄金水道”里真正畅快地游起来?

  上海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船舶分会发布的《中国游艇产业发展综述报告》显示,中国的游艇工业起步于上世纪的50年代,但之前的发展速度趋于缓慢,直到本世纪初才开始提速前进。通过这近十年的加速,国内目前已拥有逾360家玻璃钢复合材料船艇制造企业,而其中游艇制造企业约占80余家,全国各地有61个注册游艇俱乐部,且有17个省64个城市开始了游艇产业规划和码头俱乐部的建设。

  与此同时,作为产业“风向标”的游艇展会也已在全国20个城市间遍地开花,单就国内开办时间最早的中国国际船艇及其技术设备展览会暨中国(上海)国际游艇展为例,1996年创始之初,展会共吸引展商近百家,交易额3000万元,而去年的十五届展会已有逾400个品牌参加,四天成交额更是突破3亿人民币,比最初整整翻了10番。

  在这样短的时间内,中国游艇业已蹿升为全球最炙手可热的市场之一,这一是源自改革开放后国内腾飞的整体经济环境和制造业实力,再者也是由于其他很多国家已在游艇业发展上留下了可以借鉴的丰富经验。但同时,一股脑向前冲的发展方式也难免会留下一些“短板”问题,且容易将产业带向“瓶颈”。那在跨入“最好的时代”前,中国的游艇产业还面临哪些阻力?

  软性障碍较多

  中国有绵延1.8万公里的大陆海岸线,江河湖海资源丰富,在玩船的资源条件上具备先天优势。同时作为制造业大国,国内的游艇制造业也紧跟步伐,即使在全球经济受金融危机重创后的2009年,我国制造的游艇出口金额仍达1.7亿美元,并于去年又迅速上升到两亿美元。

  再来看消费层面,《2010胡润财富报告》显示,中国内地千万富豪人数达87.5万人,亿万富豪达5.5万,其中有一半的富豪都有购买游艇的意愿,在这个基数上推算,以平均游艇单价四百万元估计,中国仅豪华游艇的潜在市场规模就有可能达到1100亿元。难怪许多业内人士感慨,中国的富豪只要有千分之一或万分之一的人购买游艇,这个量就将非常可观,而中产阶级对中低端船艇的消费潜力一旦被充分挖掘出来,这个规模将更惊人。

  但在这些乐观面的背后,一些软性障碍却给中国游艇业的发展进程带来了摩擦力。

  菲亚特上海船机部总经理杨晔文就曾在业界研讨会上多次提出:“大多国人在休闲娱乐方式偏好上仍是‘亲土不亲水’,当拥有一定的财富后,大家首选的仍是房地产、名车和其他奢侈品。”在美国,参与玩船及其他水上运动的18岁以下少年占全部人数的30%左右,从小培养的亲水特性让他们在日后的生活中对玩船这种休闲方式更为青睐。相形之下,在国内,整个社会环境和大多数家庭个体并没有如此着力培养孩子对水的亲近和喜爱,也正因此,中国人始终缺乏海洋文化的浸润,甚至对海上生活心怀恐惧。

  此外,在西方,大家购买游艇纯粹是为了自己的家庭和休闲,周末或假日都经常驾艇出游。之前阿拉斯加一个五口之家就毅然卖掉两套房子和车子等财产,买了一艘小游艇进行了长达7年的环球航海旅行,虽然这样的故事也是个案,但游艇在西方人眼里就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存在。可在内地,游艇却无形间被贴上了“富豪专享”的标签,很多人购买游艇并不是出于爱好,而是更在意“圈子”内的攀比,比尺寸,比价格,对性能却知之甚少。数家游艇经销商都曾表示,目前国内游艇消费市场的确看涨,但客户群仍是以企业客户为主,游艇对他们而言更多的是交际工具和炫耀手段,个人玩家数量并不多。

  与此同时,这样的标签也直接导致最庞大的中产阶级群体对游艇消费的敬而远之,殊不知作为休闲工具的游艇其实也有高中低端的选择,既有动辄上亿的超豪华游艇,也有售价三、四十万的小型游艇。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船艇分会理事长,上海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新发认为,游艇有奢华但不唯奢华,他说:“游艇有奢华的一面,但它主要是中产以上阶级运动休闲的载体,它的功能主要是玩水。”事实上,在国外,也是低价位型游艇销量最大。

  再者,优秀人才的匮乏也是制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较早进入中国市场的游艇制造巨头圣汐(Sunseeker)就曾声称公司每年都要向中国输送大量的外籍服务人员,这其中包括船员、船长,以及相关的售后服务人员,其首席执行官Traugott Kaminki也曾将这样的服务看作圣汐在中国成功的关键所在,他表示“在中国,买到硬件很容易,但是买到软件非常困难,所以我们在这里的服务要贯穿运输、进口、注册到维护的整个过程。”

  尽管面临这些软性障碍,但游艇市场毕竟是块诱人的“大蛋糕”,之前就有专家推测,我国船艇工业蕴藏着超过2500亿国内生产总值和120万人高雅、体面、高技术、高收入的就业机会,所以政府和海内外企业也绝不会轻易放手,反而在不断加大对其的推动。

  企业、政府助力

  中国人的消费能力已让诸多海外品牌惊叹,西方游艇巨头也顺势在本世纪初开始试探这里的市场,之后就呈鱼贯而入的态势。尤其是金融危机后相较于其他西方市场的稳定表现,更让全球游艇界将目光锁定在此处。

  顶尖船艇企业的先后入驻为我们带来了最前沿的设计、技术潮流,最完善的服务理念,同时也有力且将持续推动这种生活方式在国内的传播。几乎全部海外品牌都会强调他们为中国市场带来的是游艇休闲及海上娱乐的“生活时尚”。

  很多国内游艇展对中西方就“玩船”认知上的差异也同样感同身受,因此也逐步肩负起推广海洋和玩船文化的职责。五、六年前的中国(上海)国际游艇展还仍视推动商贸和行业沟通为主旨,但近年间已开始日益强调“生活方式”传播这个元素,并于今年首次明确提出打造“水上嘉年华”的概念。展会主办方之一的上海博华国际展览公司高级项目总监高海燕解释说:“展会作为行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有责任要传播正确的消费理念和文化认知,以此推动产业良性发展。我们始终坚持从‘奢华’到‘亲民’的多层面展示以及丰富的展间活动,目的在于激发大家对水上休闲娱乐的兴趣,并希望不同的群体都能找到适合他们自己的玩船方式。”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内地的游艇制造企业正在经历最蓬勃的成长,一是出于国内企业本身对外的强势扩张,二也在于海外制造向中国转移的趋势。

  年初本土的青岛立行公司以1310万欧元的竞标价收购意大利品牌Cantieri Navali di Lavagna(CNL)这则消息就在业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为《Nautica》和《超级游艇》等杂志撰稿的Angelo Colombo评论道,中国公司正掀起一场“收购大潮”,目标是在2008-2009年经济衰退中受创的意大利老品牌。通过收购、合资等途径可以为本土游艇企业巩固技术基础和人才资源,这不仅有利于国内厂商在海外市场的开拓,同时它们也能够在今后更好地应对国内购船者的各类需求。

  近几年,国内船舶工业行业协会船艇分会也引领着企业在作更积极地主动“出击”,他们东进日本参展和演讲;北上俄罗斯、比利时参加国际会议;西进欧美考察游艇展、俱乐部和市场,向世界介绍中国游艇业的发展,所到之处,大家都对国内的产业和市场现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直接促成了多项海内外合作。

  国内游艇产业向外扩张的同时,国外的很多资源也会向内流动。千岛湖阳光游艇董事长白奇声就曾预测:“五年之内,英国的游艇制造业可能就没有了,都会转移到其他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就像当地的服装业所走的轨迹一样,我认为英国的游艇制造业转移到中国的可能性很大。

  与此同时,很多内地沿海城市也都在加大力度推动景观水系资源开发及游艇产业规划。中国(上海)国际游艇展期间举办的国际游艇经济暨景观水系资源开发论坛会已连续进行了9年,作为论坛的组织者,杨新发明显感受到海内外行业人士和规划部门对这个议题的关注程度在近年间的明显提升,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各地对游艇产业这杯羹越来越重视。

  政策层面,2010年7月国务院颁布的《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意见重点工作分工方案》将游艇产业明确划为国家重点扶持项目。而趁着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契机,许多沿海省市也纷纷将游艇纳入重点议程。上海市就在“十二五”旅游规划中率先提出要重点发展“水上旅游”,其中包括游艇、邮轮和游船的相关规划。之前也有消息称外高桥区域也在建设一个上海现有最大规模的游艇基地——三岔港游艇基地,届时可容纳200多个泊位,并将与滨江森林公园等共同构成浦东沿江最北端的旅游休闲区域;青岛政府也明确表示要在“十二五”期间大力推动游艇经济的发展,不断拓展旅游市场空间,籍游艇经济调整青岛旅游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同样临海的福建省也声称要在未来的五年内重点打造游艇、房车露营地、高尔夫和温泉等旅游项目。

  “中国的游艇市场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点毋庸置疑。”杨新发如是说,“近几年的发展已为这里的游艇产业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海内外品牌对这个市场的踊跃度也与日俱增,相关政策也越来越明朗,而接下去的五年,我们能预期到产业将更上轨道,不过这也需要各层面相关方更好地承担游艇文化‘传道者’的角色,真正地让中国百姓了解游艇文化,并有机会从各式水上休闲活动中汲取到乐趣。”

发表评论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