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尚品

狩猎季节:该过几道坎?

2012年11月20日 21:23  南方报业网 微博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渔猎曾经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甚至是人类安身立命、进化成长的基础。但随着近现代工业文明的无往不胜,人类以往与大自然融洽的关系却每况愈下,最后竟至于要人类节制猎杀行为来保护部分动植物的生存,进而也是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

  对中国而言,现代意义上的狩猎活动无疑是一项全新的事物。国人的动物保护意识也是在近些年来才获得明显的增长。因此,为何要开放狩猎活动、包括国际狩猎活动,如何对狩猎行为进行更好的规范与监管,如何处理好野生动物保护和狩猎之间的关系,在二者间寻求到微妙的平衡等等诸多问题,都需要有更好的理解与制度设计。

  其实,狩猎需要的是引导规范。狩猎活动在美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目前仍有6%的美国人从事狩猎活动。与此同时,野生动物保护运动在美国也如火如荼地进行了相当长时间。只要措施得当,狩猎既可以人为地调节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同时也可以为保护野生动物提供资金。

  在国外狩猎不仅是一种保护野生动物的有效手段,由此形成的狩猎产品和狩猎服务,还构成了一个规模不小的产业。 2001年,美国就有1300多万16岁以上的公民参加了狩猎活动,因此带动的消费市场高达200多亿美元。

  有评论指出,中国的狩猎活动要达到环保规范,在丰富民众生活、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护野生动物之间求得平衡,要过三道坎。

  ——观念坎:在国外,合法狩猎是一种家族传统,有实力的家庭在孩子还比较小的时候就带他们出去狩猎;而在中国,人们一下子还很难理解“合法狩猎”和“保护野生动物”之间的关系;

  ——法律坎:对狩猎的管理办法还没有进入野生动物保护法。另外,狩猎场本身性质决定很难做宣传,因为狩猎涉及到枪支弹药,国家对枪支弹药的管理很严格。而涉及到此类的产业要对外宣传都受一定限制;

  ——经营坎:我国现在缺少一种比较成熟的中介,将猎场的狩猎信息发布出去,让人们知道哪儿可以合法狩猎,什么动物可以有限度猎杀,什么季节可以狩猎等。

  饱受同行质疑的还有部分中国富豪的狩猎习惯。中国的富豪总是希望猎杀尽可能多的猎物,带不走的就扔掉。去海外打猎的中国人多是生意人,通常四五十岁,有经济实力,爱开越野车,喜欢户外运动,没有开枪心理障碍。“很多人只满足打很多的动物,然后在自己的猎物前拍照,用来攀比”。“这不叫狩猎,这叫打动物。”其实狩猎的目的不在于是否打死了动物,猎人经常会通过动物留下的足迹、粪便、毛发等,判断出动物的方位,然后跟踪锁定猎物,在瞄准的最后一刻,却放弃了射击,“能锁定它们,这已经足够证明我作为猎人的超凡能力,并不一定要杀死它”。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