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尚品
尚品首页 | 尚文首页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新浪尚品

丘吉尔:北纬66度的极地之旅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10月19日 07:57 中奢网

  飞越加拿大的极北地带,离北极点只有5 英里的距离,显示器上的航线轨迹越过从北冰洋切入加拿大内陆的哈德逊湾,我们的飞机图标正在极地的最高纬度处缓缓移动。将舷窗推开一条缝,俯瞰极北大地。虽然季节正当盛夏,入目依然一片银白。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三万六千英尺的高空,从这里看不见大地的任何细节,却给人无限遐想。一望无际的冰原、蓝色的冰、白色的雪、蹒跚而行的北极熊、飘逸天际的北极光、戴着大皮帽子的因纽特人……北极只是地球上的一个点,而极北的世界却神秘又多彩。

  北极圈是地图上界定极北的一道无形的线,极圈以北,不见天日的极夜和太阳不会落山的白夜从这里开始。但极北的世界不只是极昼和白夜,这里丰富的生态和传奇的人文,都让远方世界的人们满怀憧憬。

  世界上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国家有探入北极圈的领土。和人为界定的国界无关,极北的大地总是人烟稀少,只有最坚强的人和动物才能在这样的自然环境里繁衍生息。第一次踏进北极圈是在芬兰,拜访完养着驯鹿的萨米人,和朋友站在子夜的屋顶晒台,眺望悬在地平线上的太阳举起香槟碰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欧洲太小太拥挤,这里的人类把生活范围扩到了极致,欧洲的极北是我去过的北方中最接近现代世界的地方。也记得阿拉斯加通向北冰洋畔的戴顿公路。这条北美大地上最北端的公路在穿越北极圈的地方设有地标,在那里,我们幽默的向导用展开的卷纸铺在地上,让队员们小心翼翼地跨进北极圈。

  也不用真的走进北极圈里才能感受极北世界。加拿大的北方,我们刚飞越的哈德逊湾海水很浅,北方的风吹过,让沿岸的气温远比世界上同样纬度的其他地方寒冷许多。这里是北极熊的世界,数以千百计的北极熊在这里聚集生息,真到了北冰洋的茫茫冰海中,想在浮冰中偶遇只白色的北极熊又何异于大海捞针。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而走到北美之巅,加拿大的格里斯峡湾(Grise Fiord),这里是北美大陆最北的居民点,世界上最冷的小镇,这里的因纽特人和他们的哈士奇与世隔绝,却拥有着壮美绝伦的自然环境,没有被工业世界和城市的拥挤所污染的纯净生活。

 

  丘吉尔,爱上北极熊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我和丹尼站在冰原车后的平台上。北风呼啸,带起地上的积雪,在地面飘起动荡不定的一层雪帘。脚下的雪被风吹走了,风又把远方的雪吹到脚下,冰雪大地,无边无际。丹尼是美国国家地理的摄影师,拍鸟的大师,拥有两个《国家地理》封面专辑的光荣战绩。

  十多年前,因为热爱野生动物,丹尼来丘吉尔拍北极熊,在这里遇上了丘吉尔冰原车发明人的宝贝女儿冬妮娅,两人双双坠入爱河,丹尼成了丘吉尔的女婿,他的镜头焦点也从美国老家树梢上的猫头鹰转移到了哈德逊湾冰天雪地中的北极熊。认识丹尼自然也是因为北极熊。

  在温尼伯的机场第一次遇到他的时候,怎么也想不出他是美国国家地理学会那些头上有神圣光环的摄影师中的一员——敦厚朴实的一条汉子,浑身上下裹在一件厚实的羽绒服里。丹尼很少说话,开口时也慢条斯理。简单问候后,他对我说的第一句是:“你身上这些滑雪服不够暖和,冻僵的摄影师是拍不出能打动人的照片的。”第二天,我也抱着件同样的大衣跟着他一起上了飞赴丘吉尔市的飞机。

  丹尼没有带着他的妻子一起上冰原车。去丘吉尔海角拍北极熊的冰原车每次都是满员,每辆车上只有20 多张上下铺的床,每个床位上都有个可能来自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人——从拼命打工挣钱完成一次梦想之旅的年轻人,到退休后携带老伴完成此生最后几个愿望的老人家,从青春的孔武有力到老去的颤颤巍巍,各种肤色,各种职业……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唯一的共同点是每个人都是北极熊狂热爱好者。哦,还有,每个人手里都攥着各种相机和大大小小的镜头。每年入冬时,忍饥挨饿了整个夏秋季节的北极熊大批聚集在丘吉尔海角。因为地理位置的独特,这里是加拿大极北最早冰封的海湾。海豹是北极熊最重要的食物,而北极熊只能在海湾冰封后走上覆盖海面的冰层才有机会捕食海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 新浪尚品(微博)

上一页12下一页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