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输球 刺痛了中国足球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23日 09:38 经济观察网

  导语:朝鲜队输了,输的很惨,赛前和同事聊天我说,朝鲜输球是必须地,任何事情都有这么一个物极必反,拨乱反正的过程。因为体育竞技归根结底靠得是实力,足球是技术、技巧和战术配合的产物。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精神,也必须建立在技战术全面领先的基础之上。

世界杯赛场上的朝鲜队
世界杯赛场上的朝鲜队

  葡萄牙把朝鲜打回了原形,这是亚洲足球和欧洲足球的差距。也不必妄自菲薄,如果朝鲜队不是拉开架势要和资本主义二流国家葡萄牙决一死战,也不会输这么惨。同理,第一场朝鲜输给巴西一个球,也不能就此证明,朝鲜从亚洲二流队伍升级为准世界强队。

  从朝鲜队露面开始,媒体从业者,网民们就激动万分,这只神秘之师引发各方关注。但翻看众多报道,对于朝鲜队更多的关注是从政治的角度,输球要去挖煤,工资低的可怜,队员神秘失踪等等。

  直到朝鲜队第一场小负巴西之后,这种鼓噪更是甚嚣尘上。大家打起鼓、敲起锣,陪着郑大世一起唱“谁的眼泪在飞”,朝鲜人民视死如归,轻伤不下火线的精神鼓舞了我们。被拉出来陪绑的自然是中国足球。众口一词的是,相比缺衣少食的朝鲜队,爱国主义,荣誉感这些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中国队身上已经完全找不到了。

  因为我们有着和朝鲜一样的历史记忆,整整三代人都是在这样的记忆中成长。在这个价值观紊乱,信仰缺失的节点上,朝鲜队小负巴西队就如同伟哥,及时的勾起了广大民众的G点,于是大家一起高潮。

  幸运的是,葡萄牙及时将我们从意淫中惊醒,中国足球的确需要学习的榜样,但绝对不是朝鲜。在朝鲜队坚毅的眼神中,我们回到那个“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时代,找回了曾经战无不胜的法宝。但体育就是体育,同样的精神力量,我们也可以从新西兰人最后一分钟逼平捷克,瑞士爆冷灭西班牙的片段中去获得。

  并不是因为朝鲜队失败就否定朝鲜的精神力量。朝鲜队现在走的这条路,已经在中国足球实践过程中被证明是错误的。上世纪60年代,中国足球在与外界完全隔绝的情况下,没有职业联赛,也没有俱乐部,球员选拨是从各个体校至市队、省队,直至国家队。“三重一大”训练模式与如今朝鲜队军事化管理也极其相像。

  诚然,在这样的体制下,中国足球水平到上世纪90年代初,一直保持在亚洲一流。除了对韩国队一直保持着感概的不胜,无论是对西亚的沙特还是东亚的日本、朝鲜,基本上都能维持50%以上的胜率。但几次世界杯冲击的失败,让人们对当时中国足球的管理体制,也就是现在称的举国体制产生了怀疑。

  不是我要吹捧中国队,资历老一些的球迷都知道,82年如果不是沙特故意放水,89年如果不是那两个意外的黑色三分钟,中国足球早已冲出亚洲。 但即便当时冲出去,也就如2002年一样,一球不进一分不得尴尬回国。

  在韩国、日本因为推行职业联赛,水平直线提高后,中国足球也在寻找职业化的突破之路,于是这才有了1993年的红山口会议,中国足球在南巡讲话的春风下,也要开始搞市场化的一套了。各地体委管理足球模式纷纷取消,选择与资本结合,成立俱乐部,开始轰轰烈烈的职业联赛。

  韩国、日本足球职业化的经历告诉我们,只有真正的推行职业化,走出去,请进来,才能真正提高本国的足球水平,与世界接轨。

  中国足球的尴尬在于,从举国体制向职业化转变的过程中,丢失了举国体制的优势,比如青少年培养、精神激励等等,又没有抓住职业足球的真正精髓,表面上是职业化的规章制度,但实质上却并没有摆脱计划经济时代官管官办的特点。

  从构架上看,联赛的主管单位是足协下属的行政机构,类似于以前的“上级主管部门”。而负责市场运作的“中超联赛有限责任公司”名义上是由中国足协和各参赛俱乐部共同出资组建,实际上各俱乐部在其中并没有多少发言权,其运作方式基本依靠足协的行政命令。

  这一套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的足球管理模式使得中国足球职业化注定失败,行政主导、垄断资源、暗箱操作、法律缺失,由此引发了假球、黑哨、青少年培养断层。

  这与我们在很多行业的体制改革是多么的相似,当行政领导凌驾于市场规律之上,我们只能在全球性的行业竞争中付出高额的附加费用和资源流失。比如铁矿石的谈判,成品油的进出口等等。

  但我们又不能向足球场上的朝鲜队一样,闭门苦练,以神秘之师偶尔给世界一个惊喜,再迎接一次更大的失败。我们更需要做的是,以市场为主导,按照行业自我运行规律去办事,实现市场的自我调节,而不要在规律之上强加重重行政规定。只有这样,各个行业的改革才不会走入中国足球的误区。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