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9日 10:50 三联生活周刊
“这确实是中国人的一种习惯,我们的东西基本上都是成对的。”故宫博物院宫廷历史部的副研究馆员郭福祥证实,“这和中国建筑的对称、室内摆设讲求对称都有关系,我们觉得好事成双,不单是钟表,其他东西也一样,一做就做一对。所以,英国人会造两个一模一样的手表,瑞士人则把图案装饰反过来,很符合我们镜像式的和谐喜好。”
到了清代,皇帝们对自鸣钟的兴趣也是有增无减。清代皇帝对钟表的评判常常是以机巧新奇为标准的,各种机械变动装置像指日捧牌、奏乐、翻水、走人、拳戏、浴鹜、行船等玩意儿有时候甚至喧宾夺主,把钟表的计时功能挤到很次要的地位。尤其乾隆皇帝对这些奇巧之物异常迷恋,甚至有位西洋钟表师都得出了“盖皇帝所需者为奇巧机器,而非钟表”的结论。在郭福祥看来:“外国人在追求计时技术的精确,我们要的是好看好玩,大家看起来哈哈一乐,很少看到我们为了追求钟表的准确计时费了多少力、有多少发明。”
郭福祥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每天通过指纹验证进出故宫的地库,摆弄故宫300年帝王的收藏品。现在故宫的钟表收藏总量是1500件,“这只是过去宫廷藏品中极少的一部分,大部分可能时间长了毁掉了,丢失的也不少。不过,那1500件里面现在还没有发现江诗丹顿的”。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