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4日 10:52 第一财经
大牌的频繁登陆—从开店到在中国举行发布会,开始让北京和上海有了时尚之都的期待,上海更是已经给自己戴上了时尚之都的帽子,外地人进入上海地界收到的“欢迎光临时尚之都上海”的短信就是明证。范思哲这回把此等规模的秀带到北京算是开了一个先河,但北京、上海和米兰的距离并非这十几分钟的华丽演出就可以拉近。
在米兰时装周的范思哲发布会之后,没能进去看秀的人们迫不及待的问题是:“调子还乐观吗?”对此,《纽约时报》时尚评论员Cathy Horyn在她的专栏里调侃说:“调子还乐观吗?—是什么让人们觉得要价3000美元、领口缝个拉链的裙子就可以让你忘掉经济危机或者孩子们不断缩水的大学奖学金?”
看到了?在米兰,人们甚至把一场时装发布会的调子当作社会大气候的暗示。以艺术和时尚为研究方向的德国历史学家Adelheid Rasche在接受采访时也曾说过:“时尚产业陪伴我们走过了许多次经济危机,也许在低迷的时期你更需要一件好大衣来庇护你。”
这是欧洲人心中的时尚产业。在北京的当晚,秀场之外的前门东大街上几乎再没有路人知道前门23号又在庆祝什么,出租车司机会问“这又是干嘛呢?”一个米兰品牌的最新一季设计风貌不会成为北京天色的风向标。
也许这就是米兰和北京的不同,时装,挑动的是那边的神经,这边的钱袋。时尚是意国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意国人的骄傲和精神寄托。时尚产业这场大秀,中国内地只是刚刚以消费者的角色参与了最后一个环节—掏钱。
同样也是从排队买LV起家,如今东京和香港已经被称为时尚之都。2007年,在由美国加州非盈利机构“全球语言监督”(Global Language Monitor) 组织的一年一度的“全球顶尖时尚城市”排行榜中,它们分列第6和第8,是亚洲排名最高的两座城市。东京更是已成为公认的第五大时装策源地,从1965年森英惠在纽约首次亮相,到2000年开始的村上隆与LV的合作,过去40年间,日本设计师逐渐赢得国际声誉,日本时装业完成了它的起航。
当然,中国也不是只有那些在LV门口排队的人。今年7月,中国本土设计师马可也已经把她的“无用”系列带到了巴黎Palace Royal露天公园,这是中国设计师在巴黎高级时装周的第一次压轴演出,秀的名字叫“奢侈的清贫”。马可本人则已经被拿来与马丁?马吉拉、川久保玲对比。在此之前,她用了3年时间来申请进入时装周,用了将近2年的时间来准备这次发布。
她的搭档、例外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毛继鸿曾经表示,服装是软产品,它一半是商品,一半是文化艺术品,马可和他正在以艺术家的态度做有些革命性的事情,而日本的3位大师进入了西方的时装系统之后,那个革命性就没有了,最后还是被这个系统同化掉了。
但是,不进入系统又何谈革命?萧长明认为,先打开本土市场或者先在亚洲立足,再进军欧美,这个效果并不会很理想,只有在四大时尚之都打出了名气,才称得上离成功不远。
飞跃球鞋如今以每双50欧元的价格风行欧洲挑战匡威,虽然这个1959年诞生于上海、如果硬要比较,品牌历史比范思哲还长19年的“国货”终成潮品,但那是法国人Patrice Bastian营销出来的。中国本土的时尚业不但需要设计师和消费者的积累,亦需要明白这不仅仅是艺术、灵感和品位,更需要商业的思维和管理的逻辑。
时至今日,范思哲已经在多个领域发展。它为顶级度假胜地、游艇、私人飞机和豪华跑车设计过豪华内饰,最近还为私人住所布置家饰。同时还是全球首家开设酒店的时装品牌。范思哲的秀上可见的是明艳的色彩和流动的布料,不可见的是涌动在意大利人血管里的时尚情结和成熟产业环境中浸淫得来的运作模式与经营理念。
曾主持上海恒隆广场和港汇广场策划、招商及管理的萧长明说:“奢侈品市场在中国内地也才刚刚起步,尚未成熟,本土的品牌要受消费者欢迎,并打造成奢侈品牌,还需要几十年的努力。奢侈品如同文化,是需要靠时间历练出来的,并不能一蹴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