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01日 13:57 《时尚·COSMO》
1999百转千回的名牌论
时尚、品牌、女人, 本来就是牵扯不清的。
1999年,仍然只有少量名牌站在中国的领地上,身后有无数名牌虎视眈眈,即将汹涌而来。我们采取了一种极为积极的态度,用一篇“名牌名牌我爱你”来表达热烈欢迎——断言“三分长相,七分打扮,而包装出美女的,大多要归功于名牌服装”,告诉女人“穿名牌一定要有底气”,并且把穿名牌的分为三类人:货真价实族、观望族、盲从族。总之,买不买得起,甚至真真假假都在其次,只要爱名牌就是王道。
是的,当一个国家终于开始敞开心扉,接受那些已经存在上百年的矜贵的名品大牌,一句赤裸裸的“我爱你”又有什么不对呢?这样的动力,无疑推动了时尚业的疯狂发展。
2003年, 天知道是我们累了, 还是你们累了,特立独行地提出“谁穿名牌歧视谁”。文章里把“爱名牌”的那群人视为过时的上一代,而“新一代”的女孩子,为了“不被名牌利用”和为了“与母亲那代人有所区别”,选择放弃名牌。
那恨大名牌的咬牙切齿的姿态,想必是每个适龄女性都经历过的阶段。当囊中羞涩,又不得不面对一个充斥着名品香气的世界,能让我们发出“谁穿名牌歧视谁”的感概,简直是出了一口恶气。
1999年的“爱”和“欢迎”,2003年的“恨”和“歧视”。终于,一篇《大LOGO爱恨情仇》,表达了历练多年后的最终观念:我们不应该上瘾一样地堆砌、叠加名牌LOGO,但也更不应该把那些虽昂贵却美好的事物拒之门外。“爱恨情仇四字,用不着拆开来看,非得从中做出选择。而是在它们牵扯不清的过程中,慢慢长大、冷静、超脱。对Logo,也是一样。”
买不起名牌的小女孩,会慢慢变成有能力消费,也懂得如何拿得起放得下,不被名牌魔咒的精英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