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尚品
尚文首页 | 尚品首页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新浪尚文

钢的琴:且弹且行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9日 07:33 经济观察网

  电影《钢的琴》算不上一个佳作,但是对于饱受煎熬和长期处于尴尬处境的国产电影来说,至少算的上是饱含诚意稍有水准的电影。

钢的琴钢的琴

  经济观察网 胡云津/文

  其实自己并不喜欢这种类型的片子。我把它定位成具有文艺片性质和歌舞片元素的独立电影。以叫板侯孝贤的长镜头美学开头,带着苏联味的时代写实和荒诞的想象又可以比肩库斯图里卡的东欧电影《地下》,而戏里戏外都带着寒酸的细枝末节,在契约式的半开放结局下落了幕。

  定了那么一个故事框架,要表达的却不完全是为了煽情。说到底,内敛沉稳的父爱只是一个噱头,那架钢的琴千呼万唤始出来也就是个摆设。那个随着大烟囱崩塌而疾走的时代,和在这个时代中狂欢得歇斯底里的小人物才是核心。我并不懂导演直指人心的悲怆感是不是来源于现实主义的表达,我听着主人公小品式的夸张贫嘴然后在静谧的情绪中没心没肺地笑。我想起来,终究还是因为那个年代对于我来说,离得太远,所以能影响我的是唱着中俄老歌的怀旧情绪,是类似于透着心酸的契诃夫喜剧,而不是那个时代带来的洪荒感和寂寥感。

  单从故事的叙事角度来看,让我觉得美中不足的是没有把父女之情这条主线铺张开来。电影前段,父女之间的关系,且还在和睦中推进着。爷俩在纸板画的琴键上弹着《致爱丽丝》,女儿还能在父亲给的假设中自得其乐。草根生存的卑微和理想主义情结的纠缠让这个画面反而显得特别温馨。在这以后,随着剧情的急转直下:随着陈桂林和她老婆争夺抚养权的战役愈演愈烈,“始作俑者”的女儿却淡出了观众的视野。而在故事呈现的后半阶段,几场独立可成的戏在衔接上,开始地突兀,结束地也不明不白。中间出现一些有关意象的表达,用音乐转场也是显得生硬和拙劣。

  但是导演显然没有把重心放在这,它更倾向于那个大时代。改革初期的老工业基地,留下的是大批下岗工人和破败的工厂车间、生了锈的钢铁残骸。留苏的老工程师、开猪肉铺的屠户、玩牌出老千被人逼得爬树的二混子,这些身上就烙着分明的时代印记的人们,忽然就接着地气儿地站在屏幕里。我觉得气势就那么来了,就和黑泽明的《七武士》里七个人造出的千军万马的排场一样。特别是他们坐在一张桌子前吃着大锅饭的样子,特别义气、那种东北人嘴里常说的“二”也被展现得非常饱满。导演最聪明的地方在于,他呈现一个荒诞的想法,却有越来越多的观众愿意去坚持相信,而到底能不能造出琴来成了影片最大的看头。 关于那两个大烟囱的设置,导演张猛说:“那两个烟囱就是工人阶级的阳具,唰唰割掉,不要再废话,从这一刻起跟你没关系了,我们把旧工业时代推掉了,我们进入了全新的工业时代。”我懂得工人阶级在改革潮流下变成无产者时对生活的悲观情绪。重工业基地的建设曾让他们无比骄傲,享受着国家政策的恩泽让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然后这个铁饭碗又被施予者狠狠地打落,国家有了新的榜样,他们被遗忘在那块黑土地上。那是一种时代一种体制的情结。张猛需要怀念,也需要励志。所以当影片结尾那架钢琴被缓慢而沉重的放在地上的时候,女儿用稚嫩的双手弹出的正是他们悄然走过的时代的最强音。观者泪眼朦胧嘴角却带着笑。

  电影算不上一个佳作,但是对于饱受煎熬和长期处于尴尬处境的国产电影来说,至少算的上是饱含诚意稍有水准的电影。我们用不上自夸也不用气馁,不论是对这个电影那个时代还是眼下的国内市场,我们只需弹着琴,唱着歌,且不停地行走着。

发表评论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