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的江湖之《剑雨》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26日 18:34 精品购物指南
胸有块垒,大气如虹。这句话适合由吴宇森监制、苏照彬指导的电影《剑雨》。每个人的心结,是维系剑雨江湖最纤细也最基本的组织。而解开心结,走出过去,就是所有人奋不顾身拼杀的驱动力。
《剑雨》是一部很传统的武侠片,讲的就是传统江湖上的传统爱恨情仇、夺宝、背叛。但是无论是叙事角度、多重逻辑线索,还是推进故事的情感力量,《剑雨》又不是传统的类型化的武侠片。它既有武侠片的招式韵味、韩剧的情感模式,也有《变脸》的创意,兼具《史密斯夫妇》的本土化移植。
提前看片后,对这部不炫技、不“烧钱”的影片,不少影评人兴奋地表示:“这是继《卧虎藏龙》以来最好的武侠片。”
“我想其实《剑雨》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就是每个人都希望人生可以从头开始,可以找到第二个人生,那我觉得杨紫琼饰演的这个曾静就是这里面最典型的代表。”这是导演苏照彬对《剑雨》的解释。
《剑雨》的片名,是从剧中男女主角的外号各取一字而成,是讲一个女杀手,因为遇到了她真正喜欢的人,动念想要退出江湖,过平凡人生的故事。但是江湖中身不由己,女杀手为了退隐,放弃了容貌和剑法,隐于市井,却仍逃不开追杀。而《剑雨》的核心故事又分成三条脉络:一是女杀手杨紫琼想金盆洗手,与一凡夫过平凡生活;二是因为罗摩遗体的神秘传说,王学圻的黑石组织派重重杀手逼杨紫琼出山;三则是与女杀手结婚的市井男子,也有一段交织在罗摩遗体周围的故事。
《剑雨》之前的名称叫《剑雨江湖》,2008年中,苏照彬写完剧本,要将其翻译成英文版时,为了剧中的“江湖”两字要如何翻译,困扰了许久,找不到一个能让大家都满意的英文词。那时苏照彬才发现,原来“江湖”两字,是华语文化中特有的名词,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想象的世界。就如同“武侠片”在电影类型中的地位一样,它是一个自成一格的独特片种。
吴宇森:仇恨不是重点,大爱才是核心
谈风格
剑不应该乱用的,真正的剑,像我看黑泽明的电影,他有一句对白是“真正的宝剑是不出鞘的”。在《剑雨》里我们所设计的武打交手,招式都是在最需要用到剑的时候,就只有一招或者是很致命的那么几招,是一种在很好的气氛营造之下出剑的,意思是说所有打斗都是以气氛、感情,还有这个出其不意的招式来决定胜负。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力求真实感,回归一种自然的、真实的,甚至是侦探性的武打设计。
谈情怀
这个戏有一个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它不是以仇恨为重点,而是以一个大爱为中心。这个也是我电影里一向所追求的东西,人与人之间,应该寻求一个相处之道,而不是互相猜忌、仇恨。所以《剑雨》所追求的也是一种大爱,符合我心目中一向的所谓真正侠客的形象。
谈女侠
真正的英雄是没有男女之别的。现在的女性跟以往很不一样,非常的勇敢、智慧、独立,男人可以做英雄,女人也可以。从一个女性的角度去看一个事件,往往会更细腻,更容易看透这个人生,看透这个江湖。我很想跟杨紫琼合作。我刚到好莱坞的时候,有很多见面机会,可惜都没有找到好的剧本。那么现在这个《剑雨》就好像是为她定做的。我非常敬佩杨紫琼,她不但武艺高强,还十分可爱,她的个性是很活泼的。
谈“变脸”
《剑雨》完全是苏照彬的创意。《变脸》里面男主角是为了要追查一个凶手,所以变脸然后进入他的生活,在《剑雨》里虽然也有相同的理念,但她是为了回避她的过去,为了追求一个新的理想。另外,《剑雨》另一个成功的地方是,它有一个悬念,到底她变脸之后能不能如她所愿,去过她想过的生活,会不会引起更大的变数,很多设计上跟我的“变脸”是很不一样的。
谈大武侠世界
我自己很迷恋“剑”。“剑”代表一种君子之风,有一种豪气,有一种境界,再者女性用剑也会给人一种浪漫唯美的感觉。《剑雨》其实有两层含义,一是代表女主角的用剑方式,她用起剑来像雨水纷飞一样,另外,也代表她内心的一份细腻的感情。还有是说在这个江湖上有很多的是是非非,像暴风雨一样,很多江湖恩怨是让人身不由己的,那最后也是寻求一个怎么样的境界和态度,来胜过这个江湖。
吴宇森的武侠观之变迁
影评人/木卫二
昆仑山巍峨耸立,好比吴宇森在香港电影的地位,他的英雄片路人皆知。吴宇森虽然师从张彻,但拍摄武打并非强项。他擅长枪战,也就是时装动作片,自成一家。此番在第67届威尼斯电影节及早拿下终身成就奖,惊喜之余又叫人惋惜。这个奖既是对吴宇森江湖地位的一种肯定,他能制衡东西、行销全球也不是吹出来的,然而这个奖更适合七老八十的一干老者。
从狮子山下到昆仑山上,吴宇森也曾笑傲西方,然而终归折戟沉沙。他的武侠观在《豪侠》里走得还是双雄路线。他的历史大局在《赤壁》,一时瑜亮万古消沉。如果在现实中给吴宇森找个搭档,人们自然会想到幕后的张家振,从中国的香港到美国再到中国内地,一起打拼。然而在电影合作领域,如果吴宇森也有个实际搭档,那应该会是徐克。可以说没有徐克,未必就会有《英雄本色》的一举成名天下知。当时的吴宇森正处于人生低谷,大有怀才不遇的痛苦。幸好徐克电影工作室的及时出现,真金白银,一试便知。当成功来得如此迅速,两个人的电影理念出现了分歧,不出两三年便各走一边。从技巧手法上,吴宇森爱升格慢镜头,徐克喜欢凌厉剪辑;从制作方式上,吴宇森不想继续《英雄本色》,但徐克还想快马加鞭,好比后来的《黄飞鸿》《笑傲江湖》系列。可能正是有这段故事,马克-穆勒故意安排徐克给吴宇森颁奖,实乃美意。
具体到《剑雨》这部影片,使的还真是剑法,可电影其实和吴宇森关系不大,无奈制片方宣传时一直以吴宇森当利器。一直到放映后众人才惊觉,影片明明是台湾导演苏照彬拍的,从人物命运到悬念设置,是传统的江湖,更接近于李安的《卧虎藏龙》。
《剑雨》堪称古装版《变脸》
影评人/张小北
单就《剑雨》这部电影而言,它可以说是继《卧虎藏龙》之后最好的中国武侠片。就故事层面而言,《剑雨》是一部古装武侠版的《变脸》,因此影片最后字幕中标注的“吴宇森作品”也还算是师出有名。但从影片整体风格来看,作为《诡丝》的导演和《双瞳》的编剧,导演苏照彬在《剑雨》中仍然留下了属于自己的风格烙印,《剑雨》仍然是一部名正言顺的“苏照彬电影”。
作为一部武侠电影,《剑雨》不但在传统的动作场面上保持了高水准,而且在剧作结构和人物塑造方面,为中国武侠片的叙事变革创出了一条新路。作为一个几乎和中国电影同步发展起来的影片类型,武侠片对于华语电影的重要性,就如同西部片对于美国电影一样。如果说中国电影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电影神话,那么武侠片就是当仁不让的类型。
中国武侠片从最早的剑仙片开始,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通过武侠小说和武侠电影的互动,很早就已经建立了一套基本叙事规则,其中的主要元素就是江湖、夺宝、争霸、复仇、奇情。但是中国武侠电影一直在叙事结构上有一种先天缺陷,就是剧情线索和动作场面在电影叙事过程中相互脱节,不能互为助力。大部分武侠电影的剧情,都会在发展到动作场面时陷入停顿,等待对阵双方完成打斗场面后,影片剧情再继续发展。除了少量里程碑式的武侠电影作品外,作为商业类型片的武侠电影一直过于依赖贩卖视觉奇观,因此武侠片的动作场面一直在不断革新,但在故事层面的进步却微乎其微。
2001年由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可以说是对中国武侠片的叙事进行了一次大胆革新。作为一部融合了好莱坞经典叙事模式和中国武侠片传统元素的影片,《卧虎藏龙》一片中虽然仍留有传统武侠片的故事痕迹,但就整体风格而言,《卧虎藏龙》如果究其本质,其实在故事类型上已经和传统概念上的武侠片相去甚远。但正是这种远离,造就了本片在武侠片叙事类型上的一次突破。
伴随《卧虎藏龙》的票房成功和奥斯卡奖的认可,中国电影也掀起了一股武侠片风潮。但是从2001年的《英雄》开始,到2006年的《夜宴》结束,在诸多作品中,并没有哪部古装大片真正能够对武侠片在叙事类型上做出实质性的创新。
而在《剑雨》这部武侠片中,人物性格、剧情张力以及动作场景三者的结合,可以说是近些年来中国武侠片中做得最平衡的。即使没有片中那些古装侠客的刀剑格斗场景,这部电影凭借紧凑的剧情张力,仍然能够吸引观众去关注影片中的人物命运,并被片中人物所营造出的情感氛围所打动。作为一个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称为“古装武侠版《变脸》”的故事,《剑雨》通过一个结构复杂但线索明晰的故事,结合中国传统武侠电影的叙事规则,融合了经典好莱坞叙事类型,完成了一次中国武侠电影的继承和创新。
作为一部武侠类型片,江湖争霸、群雄夺宝,以及江湖儿女的恩怨情仇,《剑雨》的三条故事线在同步推进的同时,主次分明,营造出了紧凑的故事节奏,整个故事忙而不乱,所有人物的情感动机和故事动力都明确清晰,观众在跟随银幕上的故事推进的同时,还能深入到电影角色内心的情感世界,可以说已经超越了观众对于一部武侠类型片的期望,满足了另一部分观众对于好电影的渴望:在一个浪漫离奇的银幕故事中,触摸到了自己内心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