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尚品
尚文首页 | 尚品首页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新浪尚文

奥迪与上海:共同进取的过去与未来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15日 12:39 新浪尚品 微博

  “海纳百川、追求卓越”是上海人对这座城市精神的归纳。海纳百川是包容,追求卓越是突破。这种精神承载着上海人放眼世界的渴望,让一个百年前的沿海渔村成为闪耀东方的大都市。改革开放之后,这种精神更承载着上海人不断超越的气度,让这颗东方明珠向全球展示着中国奇迹的力量。

  “进取”是奥迪人对这个品牌精神的总结。进取是在别人止步的地方继续前进。这种精神承载着打造至高品质高档车的淳朴信念,让四环标志在荣耀中兴起,在浴火后重生。进入“第二故乡”中国以后,这种精神更承载着与一种休戚与共的情节,让奥迪为故乡自豪,更与十多亿故乡人一路前行。

  无论是“海纳百川、追求卓越”,还是不断“进取”;无论是上海,还是奥迪,在彼此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两者都始终拒绝固步自封,始终拒绝坐井观天。因为上海与奥迪相信,只有充满活力的创新,才能塑造令人心动的成就,也才会让未来比现在更加美好。

  20多年来,当四环标志在上海屋檐下不断流动的时候,奥迪让自己成为了上海发展过程中最活跃的机体,上海也为奥迪留下了一个又一个值得记忆与珍藏的心动瞬间……

  成就——不断进取的足迹

  对于一座追求卓越的城市,对于一个强调进取的品牌,成就是他们不断前行的足迹。每一个成就对于他们而言都不是终点,而是迈向新阶梯的起点;每一个成就都依赖于过人的胆识、辛勤的付出和执着的坚持。与上海携手共进的20多年里,奥迪在这座城市不断实现一次又一次的自我超越,更与这座城市的进取者同行,共同实现着里弄与高楼之间的梦想。

  第二故乡的第一颗种子

  上海,一座与中国近现代交通渊源深厚的城市,早在1901年,匈牙利人李恩时将汽车第一次带到了上海,这个“改变世界的机器”也由此进入中国。有人说,汽车是20世纪的一张名片。上海,不仅是最早获得这张名片的中国城市,也成为了中国最早的汽车销售地和汽车配件生产地。

  然而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上海乃至中国的轿车工业却非常落后。从1958年到1978年的20年中,上海累计生产的轿车只有11029辆,而当时中国的人均汽车拥有量更是在全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倒数第一。

  1985年9月,德国大众集团的一行代表抵达上海,这个在初秋季节阴霾而潮湿的城市,对他们而言意味着机遇、潜力与无限希望。时任大众集团高管、代表团成员波斯特对这次上海之行记忆犹新:“在上海,我们发现中国人不仅需要桑塔纳,也需要更加舒适的高档轿车。在上海和长春的试生产,让我们终于明白:中国需要奥迪。”

  1986年夏天,100辆线条轻盈流畅、造型饱满圆润的高档轿车从上海嘉定安亭的工厂下线,开始奔跑在上海的道路上,在当时以进口丰田皇冠、日产公爵等方方正正的车型为主的车流中显得格外抢眼。这款车就是奥迪100——第一款由中国人生产的高档轿车。1987年,上海又组装了499辆奥迪100,再次被抢购一空。

  在上海组装的奥迪100是奥迪品牌在第二故乡播下的第一颗种子。20多年来,这颗种子在这片土地上快速的生根发芽,奥迪这个百年高档汽车品牌也在中国找到了“第二故乡”。2011年,中国以超过30万辆的年销售记录超越奥迪品牌的第一故乡德国,成为奥迪在全球第一大市场。

  作为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自然也成为了奥迪在中国不可替代的重要区域市场之一,而奥迪在上海成熟完善的销售服务网络和国际水准的销售服务体系,无疑为销量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早在2000年,当奥迪在中国建立第一批象征着高档车行业国际标准化销售服务水平的4S店时,上海便以3家奥迪授权经销商的开业记录成为当时中国拥有奥迪4S店最多的城市。如今,奥迪在上海经拥有11家授权经销商,形成了以奥迪CBD展厅、奥迪城市展厅、奥迪4S店三位一体的奥迪销售服务网络。

  在提供更加尊贵便捷的购车体验的同时,上海人卓越求精的服务意识也让奥迪提升用户服务体验的过程进行得更加顺畅。上海的奥迪经销商在技术服务、金融服务等方面均走在全国前列,展现着奥迪不断提升的品牌形象,也让一汽-大众奥迪的“卓·悦”服务通过经销商网络被每一位身在上海的奥迪用户所感受。

  中国汽车工业成就的最佳展台

  2011年,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E5馆,在镁光闪耀之下,奥迪公司管理董事会主席施泰德揭开了两款奥迪全球首发车型的幕布——奥迪Q3和奥迪A3 e-tron概念车。这一年,上海国际车展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展出面积达23万平方米,共接待观众超过71万人次,而奥迪品牌也已连续四届在这一亚洲最大规模的国际汽车展览会上发布全球首发车型。

  回想起1985年上海国际车展第一次举办,奥迪的身影便出现在当时面积仅有1万平米的展馆内,一辆崭新的奥迪100以当时罕见的优雅气质和简洁设计,吸引着无数观众驻足欣赏。上海资深汽车记者颜光明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不禁感叹:“在当时的中国,私家车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谁都不会想到中国的汽车行业会发展得如此迅速。但是上海车展让很多外国人认识到了快速发展的中国汽车产业,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能量,而奥迪也是第一个笃信中国的国际汽车品牌之一。”

  对于产品研发周期漫长的汽车工业来说,在某一个地区的车展上向全球发布首发车型,清晰地表明了这个品牌对该地区的重视程度。2007年,奥迪选择上海国际车展向全球发布奥迪Q3车型的前身奥迪Cross Coupé quattro概念车,也因此成为第一个在中国发布全球首发车型的高档车品牌。如果把单独面向中国市场开发的奥迪A6L算在内,全球首发车型的历史更可以追溯到2005年。

  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14届的上海国际车展,早已成为上海向世界展示自身魅力和中国汽车工业成就的重要平台。每一届上海车展,奥迪都将上海作为向中国、亚洲、乃至世界展现自身品牌发展和在第二故乡中国快速发展成就的最佳舞台,云集各款国产与进口车型的奥迪展台也早已成为参加车展的媒体与公众不可错过的风景。

  卓越源自海派进取精神

  从上海著名企业家沈南鹏位于南京路的办公室望向窗外,繁华的商业区人潮熙熙攘攘。沈南鹏刚刚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正准备坐上他那辆奥迪A8L,回家与太太和孩子共进晚餐。

  对于“上海人”这个称谓,这位曾被《福布斯》杂志评为“年度最佳风险投资家”的成功商人,有着自己独特的解读:“懂得规则并在既定规则下把野心发挥到极致,同时不断吸收新观点、树立新目标,这就是海派的进取。”勤奋,节俭,低调,注重家庭,责任心强,勇于接受新鲜事物——海派的进取精神不仅是沪上企业家的独特标签,也是千千万万个上海人赋予上海的城市性格。

  沈南鹏,这位叱咤中国资本市场的佼佼者,还有另一个为人熟知的身份——奥迪英杰汇成员。成立于2005年的“奥迪英杰汇”,由来自艺术、文化、商业和体育等领域中的杰出代表组成。这些成员在各自领域获得了令人瞩目的卓越成就,集中体现着奥迪品牌和用户形象。

  从“奥迪英杰汇”创办起便担任品牌大使的国际著名作曲家谭盾,和沈南鹏一样,与上海有着不解的情缘。2010年,这位曾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格莱美作曲大奖、巴赫奖等诸多国际权威奖项的音乐大师出任了上海世博会全球文化大使,并为世博会创作主题曲《BetterCity, Better Life》。2011年,在上海一滴水码头奥迪夏季音乐周现场,他凝望黄浦江,激动地说:“20多年前,我在上海与许多喜欢音乐的年轻人互相交流学习,憧憬着我们的音乐梦想。可以说,上海是梦开始的地方”。

  来自上海的奥迪英杰汇成员们在各自领域参与并书写着这座城市的心动成就。从作曲家谭盾到指挥家余隆,从舞蹈家谭元元到钢琴家赵胤胤,从投资家沈南鹏到IT领袖曹国伟,这些奥迪与之相伴的海派进取者,来自上海,走向国际,共同张扬着上海与奥迪共有的进取精神。

  奥迪英杰汇的成员是奥迪在上海近10万车主的缩影。这些个体以一种进取的姿态,在各行各业执着努力,不断夯实属于自己也属于这座城市的辉煌成就。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东部区总监牟仲彦谈到这些年在上海的工作经历,曾充满感慨:“在这个‘品牌时代’,每一位车主在购买奥迪车的时候,绝不仅仅是买一辆高档舒适的座驾,更是为了表现一种价值的认同。每一辆奥迪都曾伴随者它的驾驶者在不断进取中实现梦想,也在彰显这种实现梦想的成就感”。

  我们一同成就了世纪梦想

  2010年4月2日,上海永达奥迪4S店总经理徐颖,这位北京奥运火炬传递上海站的火炬手,又一遍检查了眼前那一排整备完毕、严阵以待的奥迪A6L车队,脸上露出难以抑制的激动与紧张。她已经不记得今天自己多少遍仔细查看过这里的每一辆车,以确保车身光洁、车窗明亮。再过半个小时,一汽-大众奥迪为上海世博会提供国宾用车的交车仪式即将在这里举行。一个月后,在世博会上,徐颖身边的这些奥迪A6L将承担展会期间高规格国宾用车接待任务。

  世博会,是上海人心中的百年梦想。1910年,32岁的陆士谔完成了一部充满幻想的小说《新中国》,他在小说中写道:“在我们中国上海浦东要召开一个万国博览会,要开这样一个会,中外游客都要到我们上海来”,因为要开博览会,“浦东地方已兴旺得与上海差不多了”。整整一百年后,这个梦想成为了现实。2010年5月1日,世博会开幕式终于在百年前还是阡陌农田的浦东举行。

  在世博会期间,由一汽-大众奥迪提供的国宾用车为数十个国家代表团来沪访问的各国政要提供了国际标准的贵宾用车服务。在世博文化中心和世博园各国展馆前,每一辆奥迪A6L在国宾车手的精准驾控下,让来自全球各地的尊贵客人感受到上海为他们准备的宾至如归的盛情款待。作为中国第一款实现本土化生产的国际品牌高档轿车,奥迪A6L在当代上海最引以为豪的记忆中留下了自己的进取印象,也向世人展示着中国汽车工业快速崛起、走向国际的辉煌成就。

  在上海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的道路上,奥迪一直是坚定的推动者与同行者。早在2007年,一汽-大众奥迪就已经成为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和观察国为主体的欧亚经济论坛的指定贵宾用车。上海合作组织作为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如今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致力于经济合作的最重要的国家间地区性国际组织之一。

  创新是不断进取的尝试

  在上海度过人生最后十年的文坛巨匠鲁迅曾在一篇杂文中赞扬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值得敬佩的勇士”。这不仅是对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的褒奖,也暗喻了在创新过程中克服困难和恐惧所需要的极大勇气。

  上海这座城市是勇于“吃螃蟹”的。中国的第一家轮船公司、第一家民族资本工厂、第一个证券交易所、第一部电影、第一份报纸都诞生在上海;代表现代文明的电灯、煤气、自来水被引入中国,也都无一例外首先出现在黄浦江边。百年国际大都市的创新气质给予了百年进取品牌一片开拓的土壤。奥迪在第二故乡的多次“试水”都在上海开始并取得开门红,也因此拓展了奥迪在中国的创新之路。

  上海给了我们创新的条件

  上世纪90年代末,奥迪开始酝酿在中国构建独立统一的品牌营销体系,将全球统一标准的4S店引入中国市场。而在当时的中国,从来没有出现过单品牌高档车专营店。创新理念的推行难免遭遇来自多方的阻力,在综合了用户需求和市场环境等因素后,奥迪将上海列在4S店第一批选址名单中。

  建于2000年的上海东联沪港汽车销售公司是中国第一批奥迪4S店之一。总裁陈洲上世纪80年代从香港来到内地,带领东联开始在上海负责奥迪进口车的销售,因此对4S店的概念不算陌生。但是当他看到奥迪4S店的设计图纸时不禁有些担忧,因为来自德国的统一设计要求,无论建筑选材还是施工过程都是国内从未见过的高标准。这座由钢结构支撑,几乎完全由玻璃幕墙覆盖的现代建筑,别说在当时的大陆,就是在香港也是很难实现的。

  经历过各种大风大浪的陈洲不禁怀疑:在中国建立4S店,时机是否成熟?怎么建?找谁建?复杂的钢结构必须依靠由几十种机器设备组成的完备生产线,而需要精确钻孔的高质钢化玻璃更是来不得丝毫马虎。事实上,这样的4S店在德国也不过是在1999年才出现。而那时的中国整个建筑行业就根本没人懂得陈洲手上拿到的那张德国设计图纸。费尽周折,陈洲最终得知能够胜任这项工程的企业就在他奋斗十余年的这座城市——上海。最终,上海造船厂和上海玻璃厂两家上海企业不仅让陈洲的奥迪4S店从图纸变成了现实,同时也让其他城市的奥迪4S店耸立起来。

  陈洲在回忆那段经历时深情地说:“奥迪相信上海,上海也相信奥迪。既然这是一个开创性的决策,既然它在上海有条件实现,就应该在这个城市执行,因为这里的用户认可奥迪,而且上海是一座对新事物包容性很强的国际大都市。”2000年,奥迪首批3家符合国际标准的4S店在上海正式落成,使上海成为当时拥有奥迪4S店数量最多的中国城市。

  不以销售为目的的奥迪展厅

  2002年底,在上海繁华的市中心商业区西藏南路永银大厦广场一层,时任奥迪公司中国区执行总监的麦凯文先生为一间完全由德国设计师精心打造的奥迪中心揭开帷幕。透过明亮的玻璃外墙,商业街上过往的人流可以一眼看见1000平米的展厅内摆放有致的奥迪车型、极富现代感的装修、纯粹主义的背景和巨型投射视像。但这间展厅又不像其他奥迪4S店那样忙碌,在喧闹的商业中心营造出一片安稳而有质感的空间。这就是当时奥迪在中国设立的第一家不以销售为目的的展示中心——上海东联奥迪中心。

  当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15年的历程,很多人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私家车之梦,汽车对于他们来说开始意味着多重含义,而奥迪则敏锐地注意到了这种转变。“在奥迪看来,汽车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或是身份象征。它是生活方式的一种延伸。奥迪中心的每一件物品、每一处陈列都表达出奥迪对汽车所持的理念,及其与有深度、重品质的成功人士生活方式之间的联系。”麦凯文先生评价道。

  这座在上海奥迪车主口中经常被提及的“西藏南路展厅”,在那个年代的上海甚至整个中国,是一次高档品牌的全新尝试。当其他品牌还在单纯追求销量与利润的时候,上海这座不断吐故纳新、注重生活品质与格调的都市,为奥迪创造了中国乃至亚洲第一个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品牌展示窗口。奥迪中心在上海的成功创新试验,也让奥迪进一步坚信,一个超越简单汽车购买与使用的生活方式时代正在中国悄然到来。

  在上海东联奥迪中心开业一年后,2003年7月,奥迪正式在中国设立了亚洲第一个品牌展示中心——奥迪品味车苑。该车苑成为奥迪向中国消费者展示和推广其所宣传的汽车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交流平台。通过举办活动、展览和自身所营造的氛围,奥迪品味车苑让来访者亲身体验奥迪特有的生活方式。

  创新是为了启动更加美好的未来

  同济大学,这所百年老校,与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著名高校一起,成为上海高等教育的荣耀,也成为中国顶尖高等教育的一面重要旗帜。1907年,当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创办这所大学的前身——上海文医学堂的时候,似乎在冥冥中注定了这所高校未来百多年间与德国、与先进科技研发之间的紧密联系。

  2010年10月30日,在同济大学嘉兴校区的试车场,同济大学党委书记周家伦教授与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安铁成先生,以及在场的众多师生和嘉宾满怀期待地注视着一辆特别的奥迪A6L。驾驶席上紧握方向盘的是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而坐在副驾驶座位上的乘客则是奥迪公司管理董事会主席施泰德。

  这辆名为“都市晨光”的原型概念车,从外观上看与普通奥迪A6L并无区别,实际上却装配了一颗完全绿色环保的新能源心脏。“都市晨光”采用由同济大学、一汽-大众和奥迪公司三方共同建立的“奥迪同济联合实验室”研发的纯电力驱动动力总成系统,最大续驶里程达到130 公里,最高车速可达到138 公里/小时,电量用尽后,可以方便地在家用外接充电器上进行充电。

  “之所以取名‘都市晨光’,是希望这一缕环保的晨光能为更多像上海这样的中国都市照亮更加绿色美好的未来”,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安铁成先生说,“‘奥迪同济联合实验室’是奥迪在第二故乡不断创新的最佳实际体现。它将为未来奥迪在中国电动车市场的发展提供许多值得借鉴的研究方向。”

  当一些跨国汽车公司在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过程中,出于对电动车技术知识产权转让的顾虑和其他原因而踌躇不前时,奥迪品牌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施泰德说:“未来几年,奥迪品牌不仅要将研发成型的混合动力车型和纯电动车型陆续引入中国市场,同时也要加强与中国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奥迪在中国高档车市场的领先地位不仅要体现在销售数据,也要体现在对新能源的本地研发方面。”

  在上海我们拥有很多第一次

  2007年6月17日,在如今的上海奥迪国际赛车场,近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奥迪用户代表在澎湃激情中体验着奥迪在中国打造的第一个“品牌日”,这也是当时所有高档车品牌第一个为中国用户专门打造的品牌体验活动。

  在5年前的中国高档车市场,“品牌日”这样的活动对于用户来说还是一个很陌生的概念。“品牌日”所打造的是超越产品牌价值和品牌文化的体验,从而引发用户对品牌本身的认同感与自豪感,进而构建品牌忠诚度。“品牌日”建立在精神层面的沟通,只有在消费心理成熟的地区才能获得成功。

  时任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总经理的安世豪先生在回忆这段经历的时候说:“上海是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都市,这绝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建设层面上,更重要的是生活方式与思维模式。新鲜事物在这里比较容易被迅速地接受。而上海国际赛车场又具有最合适的条件,所以我们当时选择在上海呈现奥迪品牌又一个重要的‘第一次’。”

  当天,在上海国际赛车场内的中国第一条F1赛道上,中国的奥迪用户与全球其他地区用户一起,通过现场直播的方式,共同等待、迎接并庆祝了奥迪品牌第7次捧得法国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冠军奖杯。当胜利的香槟喷洒的一刻,远在9300公里之外的喜悦被所有在场的奥迪用户所感受、分享,奥迪首届品牌日也被推向了最高潮。

  奥迪在中国进行品牌建设的过程中,很多“第一次”都与上海有关。2004年,奥迪曾将国际顶级汽车赛事——DTM德国房车大师赛表演赛带到中国,其地点同样也选择了上海。2010年,这项赛事的首次中国正式分站赛终于在上海浦东世纪广场边的城市赛道举行。除此之外,第一款在中国实现全球首发的高档车型,第一届奥迪夏季音乐周,第一座大型品牌城市艺术装置……这些奥迪品牌难忘的“第一次”,通通留下了与上海共同的记忆。

  活力是不断进取的源泉

  20世纪初,造访上海的英国作家赫克斯利曾在日记中感叹:“上海的一切都在热烈而顽强地活着,这活力将在千百年后继续流传下去,只要来到上海你就会发现,这座世界的城市与伦敦和巴黎完全不同!”。进入21世纪,上海以更加激越的活力闪耀全球。著名的布鲁金斯研究机构将上海列为全球城市活力排行榜第一位。

  蓬勃的活力源自城市的文化,上海文化拥有一种国际视野下的包容,这种包容不仅塑造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也激发着自由的、大众的、充满希望的活力。在过去20多年里,上海“海纳百川”的包容性促成了一个国际品牌与一座中国城市间的文化认同,赋予奥迪更多展示品牌文化的空间。这种包容也进一步加深了这个国际品牌对第二故乡的眷恋与责任,奥迪将更多展现文化与活力的心动时刻带到上海,留在上海……

  高雅音乐也会如此不同

  2011年8月27日晚,上海黄浦江边的一滴水码头,烟花绚烂,第四届奥迪夏季音乐周在宁静的夜幕下又一次奏响了创新的高雅乐章。与其他各种高雅音乐会不同,奥迪夏季音乐周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不仅呈现的是世界顶级音乐大师的作品,更强调将高雅音乐用一种前所未有的创新形式表现出来。

  第四届奥迪夏季音乐周演绎的两部音乐作品都营造的是全新的视听境界。由谭盾谱写的交响诗《起源与未来》,以车为谱,总谱呈现了全新奥迪A8L的侧身轮廓。而由指挥大师西蒙-拉特尔执棒柏林爱乐演奏的马勒《第一交响曲》,更是将世界首部3D音乐会首次带到亚洲。

  事实上,2011年的一滴水码头之夜并非奥迪夏季音乐周与上海的首次碰面。在2009年第二届奥迪夏季音乐周上,奥迪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为善于接纳新鲜事物的上海观众带来了全球首部电子视听交响乐《AudiSinfonie》。这部作品由德国天才乐团Bauhous为奥迪品牌专门创作、德国指挥马克思•瑞内及中国爱乐乐团共同演出,将古典交响曲、现代电子乐和奥迪汽车制造过程巧妙结合,用音乐与影像的结合手法形象生动地展示了领先汽车科技与高雅音乐的完美结合。

  长期担任奥迪夏季音乐周艺术总监的谭盾说:“每年的奥迪音乐周总是惊喜不断,全新的尝试是希望能带给大家一种启迪,让观众思索人类的未来理想,而走向未来的过程也是人类自身‘进取、尊贵、动感’的体现。”

  “上海是一座富有品味、开放包容的城市。奥迪习惯在这里呈现那些不一样的创新音乐,因为我们相信这样的音乐与上海这座城市的精神是高度契合的,这样的律动与上海的心跳是一致的,也更能够打动上海人的心。”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公关总监卢敏捷富有深情地说。

  时尚是这座城市的基因

  如果把时尚作为上海的城市标签,也许很少有人会反对。翻开100年前的上海老照片,你会看到麂皮做的“洞洞”鞋、白色的鱼嘴鞋。上世纪初的上海时尚曾经与美国好莱坞同步,上海人发明的改良旗袍一度成为全球时装业的东方印象。即便是在中国最困难的时期,爱时尚的上海人发明了假领子,仍然引领全国风潮。100年后的上海依然主导着中国对时尚的定义。

  时尚,作为一种基因,已经渗透到这座城市的血脉中,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不懂时尚的品牌是不了解上海的品牌。而以设计闻名于世的奥迪,显然是一个善解时尚风情、充满风尚气质的城市伙伴。作为中国第一个国际时装盛会,上海时装周云集了世界著名奢侈品牌和全球顶级艺术大师。而从2003年开始,奥迪便开始冠名赞助上海时装周。在每届时装周期间,奥迪还会主办颇具特色的“时尚设计师论坛”,从而为当时方兴未艾的中国时装设计界搭建了一个与国际设计大师一起探讨最新流行趋势的平台。

  作为上海人的国际名模杜鹃在参加上海国际时装周时曾这样评价:“时尚是活力的体现,也是上海气质的体现。现在中国本土设计师的作品不断走向世界,在国外也经常会有人向我提起上海时装周,我感到非常自豪,也觉得奥迪对上海国际时装周的支持是富有远见的。”

  除了时装周之外,“中国风尚大典”也是在上海举办的另一项具有高度影响力的年度时尚事件,它云集了全球时尚、影视、娱乐、体育等不同领域中最炙手可热的明星。从2006年到2008年,一汽-大众奥迪连续三年鼎力支持中国风尚大典。每一届典礼上,在星光璀璨的红毯上旁都可以看到奥迪车的身影,陪伴在引领中国风尚的活力先锋左右。不仅如此,奥迪还为这一时尚盛事注入了鲜活的公益元素,专门为中国风尚大典设置了“风尚慈善奖”。

  纵情果岭间的活力体验

  2011年是“奥迪quattro杯”落户中国的第八年,在美兰湖球场举行的上海分站赛中,一位奥迪用户在17号洞的完美挥杆成全了“奥迪quattro杯”进入中国以来的第一个“一杆进洞”大奖。上海东联汽车集团行政总裁陈怀志得知这一消息后兴奋不已。

  对于奥迪车主而言,全球规模最大的业余高尔夫球赛事——奥迪quattro杯高尔夫锦标赛是他们切磋球技、结交朋友的好机会,也是领略奥迪品牌进取活力的最佳平台。可是也许很少有人知道,这项赛事进入中国与上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998年,陈怀志从香港来到上海,协助父亲陈洲筹备奥迪在中国的第一批4S店。2002年,拥有近20年球龄的陈怀志发起了中国奥迪用户的第一场高尔夫球赛,这源自他对奥迪品牌与高尔夫运动的深刻理解:“高尔夫运动是一项非常优雅、尊贵的运动,选手必须要不断追求卓越和完美,这与奥迪品牌的动感和进取精神是十分契合的。而且,‘奥迪quattro杯’的名字来源于奥迪全球领先的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这在奥迪用户的眼中本身就是活力、动感的象征。”

  陈怀志对这场比赛的每一个细节记忆犹新,如数家珍:比赛邀请的开杆嘉宾是时任奥迪首席设计师,其负责设计的奥迪TT正是“一杆进洞”大奖的奖品,而且有一位选手以分毫之差与“一杆进洞”失之交臂。这次比赛在200余名奥迪用户的热情参与下大获成功,为“奥迪quattro杯”进入中国奠定了基础。此后,上海东联组织了一支用户高尔夫球队,一直参加“奥迪quattro杯”的比赛,并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从1985年至今,进取精神将奥迪与上海的成就、创新与活力紧密联系在一起。两段超过百年的历史记忆在黄浦江边相互缠绕。奥迪,从一个品味上海的外来者,在短短二十余年的时间里与这座城市越走越近,并最终将自己融入在这片土地的每一次呼吸与心跳之中。四环标志在上海屋檐下继续流动着,这种流动在未来将更加快速、更加平稳、更加融洽,而每一次流动都将成为下一个属于彼此共同的心动记忆。

分享到: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