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尚品
尚文首页 | 尚品首页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新浪尚文

缘何有两幅长江万里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28日 07:31 三联生活周刊 微博

  虽然一件为油彩,一件为水墨,仔细对比,两幅画作之间能发现些许相同的景象。很有意思,相同的题材,一致的大篇幅大格局,几乎同一创作时间。两幅作品和画家之间会有怎样的关联?

吴冠中《长江万里图》吴冠中《长江万里图》
一件为油彩,一件为水墨袁云甫《长江万里图》

  40 年前,袁运甫、黄永玉、祝大年、吴冠中4 位画家和设计师奚小彭为了北京饭店的壁画创作任务,走到了一起。然而那个特殊年代,让创作最终戛然而止。40 年后,吴冠中为当时任务创作的画稿《长江万里图》出现于市场。这已不是一幅简单的名家画作,它是5位老先生友谊的见证。

  不久前,在“经典北京”的活动现场,北京艺融国际拍卖公司展出了一幅巨制画作:吴冠中先生创作于1973~1974 年的油画《长江万里图》。巧合的是,另一家画廊也展出了一幅《长江万里图》长卷,它是由袁运甫先生在1972 年创作的线描稿基础上,今年重新上彩完成的作品。虽然一件为油彩,一件为水墨,仔细对比,两幅画作之间能发现些许相同的景象。很有意思,相同的题材,一致的大篇幅大格局,几乎同一创作时间。两幅作品和画家之间会有怎样的关联?

  70年代的回忆

  上世纪50 年代后期至70 年代末,百万干部下放农村、工厂。1970 年,时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绘画系老师的袁运甫,下放到石家庄附近的李村某部队干校劳动。在一起的还有祝大年、吴冠中等人。到那儿去的目的是参加劳动接受改造,所以一开始严格禁止画画。刚到干校,团长给大家训话时就说:“中国不是你们画出来的,是我们用枪杆子打出来的。你们要好好改造思想,好好种地。”

  但1972 年的一天,部队领导忽然把袁运甫叫去,说上面来函要把他调回去,为正在筹建中的北京饭店新东楼设计一大型壁画。当时周总理特别指出,宾馆布置要朴素大方,要能反映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要有民族风格和时代风格,要挂中国画。70 年代初随着我国外交事业的展开,国内各大涉外宾馆相继建成和投入使用。1972 年周恩来指示集中一些画家让他们创作用于宾馆装饰的作品,这些画也被称为“宾馆画”。

  袁运甫回到北京后,被安排到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报到,与建筑组一起工作,与他同事的有建筑师陈德兰、刘永梁,还有老朋友——负责室内设计的奚小彭。袁运甫与李可染这些老先生的任务还不一样,他需要和建筑组一起,完成北京饭店大堂的壁画。至今袁先生还印象深刻,他说,壁画很大,3 米高,60 米长,围着大堂上沿儿三面,呈U 字形。

  1972 年底,袁运甫的壁画设计稿完成,一张是《长江万里图》,另一张主题是《长城》。大家一致认为前者更好,就将袁运甫画的一张小画稿贴在北京饭店大堂的建筑模型里做成效果图,与另一张大画稿一起送审。当时的北京市委书记万里陪着周恩来总理、郭沫若看过这个模型和画稿并最终审定。60 米长的画一个人是完成不了的,需要几个画家同时创作。“我提名了吴冠中、祝大年,大家曾一起在农村劳动,当时说‘粪筐画派’就是指我们。吴先生、祝先生都是画画不要命的人,我们在一起谈得来。祝先生画得细,对画壁画的细节有帮助。黄先生画一手好白描,在户外四尺整开铺开就画,功力强大。”袁先生对我回忆着往事。黄永玉当时在中央美院工作,他已经在北京饭店创作组了。对于这些息笔多年的画家来说,能够再次画画,在当时,的确是一件令人高兴的转机。

  袁先生对我说:“画的面积太大,容易空。需要细节的刻画,我们决定再去写生,把素材做扎实点。”当时北京饭店的工作由北京市委负责,万里特意把袁运甫找去,让他做领队,为此特批3000 元为写生经费。于是4 位艺术家一起沿长江写生,为放大绘制《长江万里图》做准备。“当时万里还问我,3000 块钱够不够用,我说肯定太多了。其实也怕丢,就先领了800 元,这在当时也是一笔巨款呀。”

  1973 年10 月,几位艺术家开始赴长江沿线写生,在100 多天的写生中,几乎走遍了长江沿线的所有重要地方,画了大量写生稿。其间还专门去了袁运甫的老家南通,小住了几天。“黄永玉还为我母亲画了张肖像,一直挂在老家正堂上。黄先生一路说笑话,吴先生一路不换衣服,祝先生一路寡言但偶尔语惊四座,每个人都个性鲜明。”袁运甫说,“那是一段美好的时光,白天我们各自写生,晚上回到旅店就开始互相评点画作,然后吹牛皮。”

  一路上,还发生了不少有意思的事情。祝大年与吴冠中年纪最长,黄永玉居中,袁运甫最年轻。那时住旅店都是四人一间,祝大年用假牙,每天晚上睡觉,都要拿茶缸泡假牙。吴冠中半夜有起来喝水的习惯。一日,不知是杯子放错了位置,还是吴先生睡得迷糊没细看,拿了祝大年泡假牙的杯子,咕咚咕咚几大口,结果喝到了假牙,睡梦全无。于是两人谁都不高兴了,互相说以后再不想和对方住一房间了。可后来,两人关系最要好。

  因为有“北京市革委会”的介绍信,一路通行方便,有地方接待、住高级宾馆也不用花钱。到最后回北京800 元也没花完。四人写生行至重庆时,袁运甫的爱人钱月华写信说,北京在“批黑画”,北京饭店的画出问题了,让大家别乱说话,小心点。当时还不知道有黄永玉“黑画”的事,没多久就接到指令,让马上回京。

  到北京后,才知道“批黑画”运动已经很严重了,为首的便是黄永玉在离京前为朋友所画的一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猫头鹰》。其实,袁运甫等人根本没来得及回家,一下火车,就被集中到了北京饭店。“当晚就开始审查我们的写生素材,审查人员共有13 人,为首的是‘中央文革小组’美术组组长王曼恬。除去黄永玉因为已被列为‘黑画’典型,没有在场,他的写生都由袁运甫上交外,剩下3 个人都在外面等待最终的审查结果。但最后也没挑出什么毛病。”袁运甫回忆说。

  袁运甫说他那时没受太大影响,于是白天学习,晚上回家画画。袁加是袁运甫的小儿子,他记得很清楚,那时家里也没有大桌子,父亲就把床掀起来,在床边裱了很长的纸,一段一段地画,以充实《长江万里图》。“我父亲还和吴先生说过,有空的时候你也画个色彩稿,咱们可以集思广益。那个年代的人搞创作都特别认真,线描稿、色彩稿、带透视图的都画过几十幅,为的是看看哪种效果与饭店更协调。吴冠中画了两张色彩稿。”袁加对我说。

  北京饭店的壁画创作虽然没有明说,但实际上属于暂停了。王曼恬等人提出要换成“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的题材,为此又专门组织了两个小组分别到大寨和大庆考察。赴大寨考察组的带头人在参观阳泉煤矿时从传送带旁滑落下来,送到北京后,很快不治而亡。这时,大庆组还没有出发。出了这样的事情,“四人帮”很快就宣布北京饭店新东楼的壁画不要再搞了,这场闹剧就此结束。碍于形势,壁画创作也彻底停止了。袁加说:“当时不知吴先生是什么想法,他一直没有拿出自己的画稿,我父亲都没有见过。直到前几年吴先生说找到了这幅画,拿给我父亲看,这才见到。”

  90年代及之后

  唐炬(微博)(微博),是一位室内设计师。他说自己从小就对画有一种本能的喜爱。工作后,手头有了些余钱,开始收藏油画。2005 年,唐炬请来艾未未帮他设计室内空间。艾未未知道唐炬有收藏油画的爱好,告知在朋友家见到一幅非常厉害的作品,是吴冠中的《长江万里图》。

  不久后,唐炬在奚聘白家里见到了这幅巨制画作,奚聘白是当年北京饭店室内总设计师奚小彭的儿子。《长江万里图》总长509 厘米, 高22.5厘米,纸上油画,以全景式的构图绘制了长江流域沿岸之景。画面中,火车驶入山后,笔锋一转,带观众进入黄山云海之境。江到下游,水面辽阔,桃花烂漫,白帆点点。长江入海口的上海,港口一派繁忙景象,江中巨轮鸣笛远航。

  2004 年,吴冠中在自传《我负丹青》中曾有这样一段记述:“创作组到重庆时得知北京已开始‘批黑画’,我们被召提前返京,抛入‘批黑画’的旋涡中去,长江壁画也告流产。批判无妨,我们辛辛苦苦画来的一批画稿竟是难得的,后来各人都创作出不少佳作。我为历史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画的油画三峡,为北京站画的迎客松和苏州园林,都来源于那批素材。”

  在“批黑画”运动中,吴冠中的油画《向日葵》也在其中。他担心《长江万里图》的画作受牵连,于是交由奚小彭代为保管,而黄永玉的画则交由袁运甫保管。一晃,20 年过去了,直到1990 年吴冠中才在奚小彭家重睹旧作。唐炬说:“在买这幅《长江万里图》之前,也是下工夫去做了解,甚至通过朋友问了一下吴先生。其实在这幅画稿之前已经创作了两个画稿,一个是炭笔的素描稿,还有一个是色彩的初稿,奚小彭家所藏的这件,吴先生自己命名为综合性成稿。”

  对于能在20 年后重见旧作,吴冠中感叹惊喜之情不能自已。他在卷首有补题,回忆了当年创作这幅画的情景:“1971 年至1972 年,偕小彭、运甫、大年、永玉诸兄,为北京饭店合作《长江万里图》巨幅壁画。初稿成,正值‘批黑画’,计划流产,仅留此综合性成稿,小彭兄冒批判之风险,珍藏此稿,今日重睹手迹,亦惊喜、亦感叹! 1990 年7 月8 日 北京红庙北里六号楼 吴冠中识。”随后吴冠中因“感怀昔日艰辛,将之移植成此墨彩图卷”,很快创作出了彩墨长卷《长江万里图》。2008年10 月在香港苏富比(微博)秋季拍卖会上,彩墨长卷《长江万里图》拍出1578 万港元,作品拍卖所得款项全部捐赠予清华大学“吴冠中科学与艺术创新奖学基金”。

  对于奚聘白要出售《长江万里图》的原委,唐炬也曾和他聊过。奚聘白觉得母亲年事已高,一辈子辛辛苦苦,他们毕竟不是做收藏的,父亲也已去世多年,他希望把这幅画让出后,用这笔财富让母亲的晚年生活得到改善。最终,唐炬以1000 万元人民币的价格买下了吴冠中的这幅画作。由于在奚家长时间卷叠保存,又是在纸本上画的油彩,画的状态不算太好。唐炬找了一个圆桶,把它卷好,用防潮蜡纸封起来,放在柜子里,基本不动。他说,只是有特别重要的朋友或者说收藏家朋友来了,偶尔显摆一下。可以说,在唐炬购藏和出售这幅画作之前,30 多年的时间里,很少有人知道《长江万里图》存于世上。

  随着收藏的深入,唐炬有了明确定位,主要集中在五六十年代出生的实力派画家身上。另一方面唐炬说,在做收藏的时候,始终处于缺钱的状态,为了腾出一些资金完善系列收藏,他将这幅《长江万里图》放入了拍卖市场,最终以5712 万元人民币成交。就在拍卖后一个月,吴冠中先生驾鹤西去。当年风华正茂,一起创作的5 位老先生,如今已有3 位离去,只留下这《长江万里图》留待人们慢慢去品味。

  (【新浪尚文-文化艺术】栏目欢迎相关机构合作邀请,详询010-82244530。)

分享到: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