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尚品
尚文首页 | 尚品首页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新浪尚文

昆剧的盛衰和困局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11日 07:03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申遗十年后,今日的昆曲是否依然面临“知音稀”的境地?各式改编是“创新盘活”还是“损害”?未来昆曲会何去何从?

  昆曲经历了几次大的起落,在国运鼎盛之际,受到皇家或官方赏识,流行全国;一旦逢战火流离、社会巨变,便迅速衰落,鲜有唱者。因此,昆曲也被称作“盛世元音”。

  昆剧的盛衰和困局

  —— 专访中国昆曲研究会秘书长丛兆恒

  《瞭望东方周刊》(微博)特约撰稿 刘芳  | 北京报道

  2011年8月29日、30日,由北方昆曲剧院(微博)推出的现代昆曲《旧京绝唱》在长安大戏院上演。它以北方昆曲剧院表演大师韩世昌为原型,讲述了北方昆曲曲折的发展历史。

  韩世昌是当年的“昆曲大王”,北方昆曲剧院第一任院长。但是在北昆老演员、导演丛兆恒记忆中,印象最深的却是悲怆一幕:上世纪战火年代,韩世昌在当时的“哈尔菲戏院”(今西单剧场)演出,观众稀稀落落,台上高悬着一副对联: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建国后,昆曲作为传统文化代表,几经起落,直到2001年,昆曲“申遗”成功,才逐渐“回暖”。

  十年来,各种“青春版”“现代版”昆曲层出不穷,华美的舞台和服饰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视线。与此前的门庭冷落相比,如今昆曲频频登上大剧院、大舞台,甚至一票难求,日渐成为一种时尚。

  申遗十年后,今日的昆曲是否依然面临“知音稀”的境地?各式改编是“创新盘活”还是“损害”?未来昆曲会何去何从?

  带着这些问题,本刊特约撰稿专访了中国昆曲研究会秘书长、中国现存唯一昆曲专业刊物《兰》的主编丛兆恒。

  八百年来伤国乱

  “小蹦豆子,坐这儿,我们演出戏给你看!”第一次接触昆曲的情景,丛兆恒印象极深,那时自己十二三岁,分别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和西语系就读的大姐二姐暑期归来,兴冲冲要他做观众。

  两个姐姐一个唱白蛇,一个唱青蛇,轻移莲步,幽咽开腔,在弟弟面前唱了一折《白蛇传·断桥》,说是向来学校演出的韩世昌学习的。丛兆恒并未听懂半句戏文,但记住了昆曲与韩世昌的名字,彼时尚不知道,自己会与之有一生的渊源。

  丛家在山东故乡是有名的实业家族,丛兆恒的父亲丛良弼曾开创振业火柴有限公司,生产的火柴一度占据国内市场,结束“洋火时代”。但长辈并未反对子女从事艺术职业,丛兆恒从小就得以自由地与剧团接触,加之他向往革命,在1949年加入华北人民文艺工作团,为“革命需要”服务。

  那时的团长是李伯钊,请了一些老艺人教大家练基本功,其中有十来位昆曲老艺人,所有人无论从事什么行当,都要从此学起。介绍老师的时候,丛兆恒又一次听到韩世昌的名字,自此开始与昆曲结缘。

  丛兆恒逐渐转向戏曲艺术,跟随侯玉山、白玉珍、李宏文、白云生、侯永奎等老前辈学习。

  他也逐渐了解到昆曲发展的历史,自明末形成“昆山腔”以来,历经六百年,如果从有文学剧本算起,更要数到元朝的《西厢记》《窦娥冤》,足有八百年历史。其间昆曲经历了几次大的起落,在国运鼎盛之际,受到皇家或官方赏识,流行全国;一旦逢战火流离、社会巨变,便迅速衰落,鲜有唱者。因此,昆曲也被称作“盛世元音”。

  昆剧的第一次繁盛是在明末清初,歌者魏良辅的“水磨调”使用了南戏的唱法,迅速流行大江南北,万历年间更是进入皇城。此时昆腔与之前就流传的京高腔(弋阳腔,北曲)并称皇家大戏,通过官员的升迁、商人的辗转、军队的迁徙普及至全国。昆曲成为继元杂剧后第二个普及到全国的剧种,形成“华夏全民痴迷两百余年”的局面。

  目前中国艺术院正在编纂《昆曲大典》丛书,丛兆恒是编委之一,查阅资料时他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细节:康熙每年都要召集皇宫内外的家眷、大臣一起听昆曲,每年必听《风云会·访谱》一折。这出戏讲述赵匡胤风雪之夜微服私访他的老师赵普,遇到老师正在读《论语》,问何故,答曰“半部论语可治天下”。康熙是以此作为给皇族与大臣的教材,年年警醒。

  鸦片战争时期,昆曲随着国运衰落。“昆曲的基础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文化传统,古汉语、古音乐、古舞,此时全被动摇、打破,衰落是一种必然。”丛兆恒说,一百多年后“徽班进京”,所谓“花雅之争”以“雅部”昆曲的失败而告终,昆曲经历史上第一次大低谷。

  丛兆恒的姐姐们则亲历了昆曲的第二个兴盛期。

  自1917年到1937年,国家得以短暂休养生息,百废待兴。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号召“学贯中西”,如韩世昌等一些老昆曲艺人得以去北大演出,蔡元培还在北大中文系开设曲学课,讲授昆曲,在北大培养了十几位后来的戏剧戏曲界的理论权威。所以当时便有人说,梅兰芳是银行家捧起来的,昆曲的韩世昌是知识分子捧起来的。

  1928年,日本天皇加冕,韩世昌被邀去加冕典礼演出,昆曲第一次出现在国际舞台上,他也是继梅兰芳后第二个出访国外的戏曲艺人。

  上世纪30年代,北京的荣庆社在全国巡回演出昆曲,主要去各地大学,广受好评。南方一些省市也开设了苏州昆剧传习所,周传瑛、朱传茗、沈传锟、王传淞等四十名“传”字辈艺人齐聚,一时颇有复苏景象。然而,紧接而来的连年战争,又一次摧毁了昆曲的发展,艺人们流离失所,全国上下“歌者少”,“知音稀”。

  戏传没了三分之二

  丛兆恒赶上了昆曲的第三次“兴起”。

  1956年4月,由“传”字辈艺人编排的昆曲《十五贯》上演,讲述庸官错判案,导致无辜者被判死刑,但监斩官发现疑点,昭雪平反。此剧在北京破天荒连演46天,毛泽东、周恩来等都高度肯定。

  毛泽东指示:“《十五贯》是个好戏。这个戏要推广,全国各剧种有条件的都要演。这个剧团要奖励。”中南海还专门组织座谈会,会上周恩来称,“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这个戏“有人民性,它体现了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官僚主义、有错必纠的一种思想精神。”

  5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从“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谈起》,全国上下受到鼓舞,一两年时间里,各地纷纷成立专业昆曲团体。

  也是在这个时期,1956年6月22日,北方昆剧团正式成立,隶属于文化部,院长是韩世昌。丛兆恒分配到了该团。刚开始,这个从抗美援朝前线下来的文艺工作者也有情绪,“说老实话,那时不是特别喜欢和理解这门艺术,认为自己从一个新文艺工作者变成一名戏子了,会不会被人瞧不起呢?”直到接触久了,深深感受到昆曲的博大精深,才一头扎了进去。

  仰赖于权威好恶的艺术难以持久,权威的口味变了,昆曲就难免再次跌到谷底。

  1959年,丛兆恒出演小生的昆曲《李慧娘》在北京上演,一开始得到领导人的大加称赞,康生亲自将戏中旦角称赞小生的唱词“美哉!少年!”改为“壮哉!少年!”,演出者还参加了1961年的国庆彩车游行。

  但1963年风头忽转,中共中央批转文化部党组《关于停演“鬼戏”的请示报告》。《报告》要求全国城乡“一律停止演出有鬼魂形象的题材”。《李慧娘》停演并开始遭到批判。时任光明日报社党组书记、副总编辑的穆欣曾在批判会上说:“李慧娘这个鬼是代表了死亡了的阶级来报仇的,向谁报仇呢?就是向共产党报仇!”⋯⋯

  1966年2月,江青主抓文化和文艺,提出“我什么时候能看不见昆曲?”2月28日,北方昆剧团建制马上撤销,三天内三百多人全部解散。从此一直到1979年,全国几乎无人再唱昆曲。

  许多老艺人在此过程中受批斗、打压,纷纷去世。还有如大师白云生,“文革”之后忽闻上面说:“解放你了,回到人民队伍中去吧!”老人一高兴,头天晚上喝了点酒,第二天早上就去世了。

  如今丛兆恒名列国家级昆曲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提起此事不禁一连声哀叹:“我的老师们这一辈会六百出戏,经过两次大起落,到了我这一代,只会二百出戏,有三分之二都传没了。现在说我是传承人,可是我一辈子没有收过徒弟,一出戏都没传过。怎么传呢?原来怎么演的都不知道了。”

  他记得1988年前辈周传瑛去世前,强打着精神在病床上口述了四出戏,这一句的唱腔是怎样,那一句的手脚应该怎么看。学生们记录好了给他看,他看了直流泪。“一生才记下来四出戏,可是他一个人肚子里就有一百出戏啊!” 丛兆恒说。

  “转基因”昆曲的未来

  “文革”之后,昆曲专业剧团重新出现。然而古老的文化艺术毕竟已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快节奏,各个院团只是勉力维持。

  这种情形直到“申遗”成功,才出现了大的转折。2001年,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长松浦晃一郎宣布,中国昆曲入选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且是19个项目中评委全票通过的。巧得很,这天又是5月18日,仿佛漫长的历史中冥冥自有天定(1956年5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从“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谈起》)。从业者和爱好者们忍不住将这一天称为昆曲的“复活节”。

  丛兆恒还记得,那时与昆曲同时参选的日本“能乐”被宣布申遗成功之后,日本几乎所有报纸的头版头条都刊登了这个消息。相比之下,中国国内对昆曲申遗成功反应平静,只有报纸的边边角角有一点相关报道。“当时一些相关的专家学者心里都很难过,昆曲毕竟不是一门众人皆知的艺术。”他说。

  但近十年来,昆曲渐渐开始成为一种时尚和符号,甚至有私人经营的昆曲剧团出现。许多加入现代元素的改编昆曲登上舞台,对重新拉回观众起到了重要作用。比如台湾作家白先勇率先做起的“青春版”《牡丹亭》项目,从高校开始,通过服装、舞台美术、演员等时尚因素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获得很大的成功。

  《牡丹亭》的各种版本相继出现,置于北京皇家粮仓的“厅堂版”一度还成为京城热点文化观光项目。一台大戏的制作费用越来越惊人,今年4月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昆曲《红楼梦》,号称“青春豪华版”,制作经费920万,却因配乐中加入小提琴、中提琴,造型似越剧而非昆曲、唱白过于通俗等遭到不少批评。

  丛兆恒将这类现代昆曲称之为“转基因”昆曲。

  他认为,“转基因”并非完全不好,古老的艺术要在现代留存,就必须有所改革,比如白先勇做的一系列努力,就起了很好的作用。这里的关键在于白先勇懂昆曲,所以其“青春版”虽有创新却不逾矩,可现在越来越多的“创作人员文化缺失,很多剧本作者、导演都不大懂昆曲,写出来都不合韵。”

  在谈话中,丛兆恒说更希望将昆曲称之为“昆剧”,因为“昆曲”相对偏向于音乐性的一面,但大众和媒体通常指称的“昆曲”实为一个剧种,既包含唱腔曲调等音乐内容,也包含剧本的文学内容,及举手投足的表演艺术,是一个综合性的剧种。

  “我觉得昆剧的本体是文学性,是诗魂,这是基础。如果失去了文学性,简直就是笑话。现在有些剧本不按照传奇和杂剧的格律,唱词不讲究阴阳四声,也称之为昆曲,就是‘转基因’过度了。” 丛兆恒说,“如果连这个基因的‘核’都‘转’了,它还是昆曲吗?”

  丛兆恒认为,这种困境的原因还是在于传承。如果一种艺术只剩下原有的十分之一,就没有可以创新的基因了,就不免被别的基因所替代。这位已经八十岁的艺术从业者忧心忡忡:“现在国家非常重视昆剧,拨出这么多钱,这是好事。可是我担心有太多的‘转基因’作品,(昆剧)传到最后名存实亡。”

分享到: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