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市场的“货币战争”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1日 07:16 三联生活周刊
资金从股市和房地产流向艺术品市场,流动性资金的大量涌入,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量价齐升提供了基础。
2010年11月21日和22日,中国嘉德拍卖公司在秋季拍卖中连续拍出两件“天价”书画:3.08亿元的王羲之《平安帖》、1.075亿元的李可染巨幅水墨《长征》。两位买家没有公开身份,但圈内能猜得八九不离十,一南一北,都是近两年在拍卖场上呼风唤雨的大买家,被视为进入艺术品市场的“财富阶层”代表。耐人寻味的是被演绎的后续情节:有人注意到,就在拍卖前后几天,这两位买家旗下的两家上市公司在股市上各自都有大宗交易发生,其数额正好接近拍场上两件艺术品的成交价格——可能纯属巧合,但无论是否真的存在这样一种流入流出的简单对应,至少说明一种趋势:人们看待艺术品市场的心理和视觉,已经被拉入到金融市场的逻辑体系。
资金从股市和房地产流向艺术品市场,类似的联想现在变得越来越直接和普遍。“流动性资金的大量涌入,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量价齐升提供了基础。”北京匡时拍卖总经理董国强告诉本刊记者。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AMRC)主任赵力为本刊记者提供了他们的分析结论:2010年一些市场研究者也开始将国内书画市场的价格暴涨,归因于从房地产、股票市场流出资金的入场。虽然目前仍没有系统的数据支撑,但是从2010年上半年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而言,相较2009年下半年的资金增量为100亿元,预计全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资金增量为200亿元,接近2009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成交总额。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国内艺术品市场成为资金流入方向的结论。
触底反弹、行情回暖、V形复苏、价格指数、坐庄……2010年,当人们谈论艺术品拍卖市场时,从股市“舶来”的这些名词被熟练地援引、使用于口头和书面,其出现频率之高,让人错觉正在谈论的是股票或房产,并非书画古董。而退回到中国艺术品市场上一轮升涨的2005年,或者再拉近一点,在当代艺术被热炒至暴利的2006年,在这两个时间点上接受本刊采访的几位拍卖专家和市场研究者在提到这些词语时还显得斟酌,并努力想在谈话中区隔收藏、投资以及投机之间存在的差别。仅仅三四年过去,艺术品市场的语境已被重构,“投资”成了常态表述,投机被转化为“利润空间”,“财富阶层”正在取代“传统收藏家”,成为拍卖权力榜的主角。
在数字层面上,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体量增长速度惊人。根据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发布的《2009~2010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报告》,2009年中国艺术品拍卖业的年度成交额为212.5亿元,取代法国成为世界第三位;2010年的年度总成交额预计突破350亿元,年增长率将达到75%。而事实上,根据目前已有的不完全统计数字,2010年度中国艺术品拍卖业的总成交额保守估计也超过400亿元(春季总成交额为201.41亿元,秋季仅北京地区已有167亿元)。北京保利和中国嘉德的2010年秋季拍卖总成交额分别达到惊人的52.8亿元和41.33亿元,超越了中国香港地区的老牌国际拍卖公司苏富比和佳士得。
频出的过亿元纪录成了艺术品拍卖会的放大器,拍卖因而借媒体渠道进入公众视野,具有与财富相关联的观赏性。除了少数经常出入拍卖会的收藏家、买家和业内人士,对大多数人而言,艺术品拍卖就像一个谜团,引发各种各样的猜测而难以得到标准答案。在2010年,最常听到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么贵?什么人在买这么贵的艺术品?来自《福布斯》中文版和胡润百富等机构的财富人群报告现在越来越紧密地被艺术品市场研究者引为观照,据此分析购买人群的结构和变化,试图给出答案。胡润百富2010年4月发布了《2010胡润财富报告》,计算出中国有87.5万位千万富豪和5.5万位亿万富豪,这90多万人被称为“中国顶尖消费群体”,而处于塔尖的,是140位资产在10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财富阶层。“在中国富豪榜上前100名以内的人,正是中国艺术品市场2009~2010年这一轮行情的主力,他们的身价都在100亿元以上。上海富豪刘益谦目前是唯一在媒体上公开露面的大买家,级别相当的大约还有5位:上海1个,山西1个,北京2个,台湾1个。他们每人一季拍卖就能买走5亿元以上的东西。”一位拍卖市场观察人士这样告诉本刊。
另一个被关注的现象,是艺术品拍卖市场上资金的机构化。《福布斯》中文版与中国建设银行最新发布《2010中国私人财富白皮书》,统计至2010年末,中国私人可投资资产总量接近100万亿元,高净值人群将达38.3万人——2009年分别为85万亿元和33.1万人。报告认为,这两项数据的迅速增长,意味着财富管理及私人银行服务将成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引发金融机构的竞争。与此同时,我们在艺术品市场看到一些金融机构在做试探性布局,操作途径包括发行艺术品投资基金和信托计划、提供艺术品估价服务以及银行企业的艺术品收藏和艺术赞助等。以民生银行为例,该行从2007年起开始涉足艺术活动,资助并建立美术馆,发行艺术品投资基金(Ⅰ号和Ⅱ号)并参与艺术品市场交易,被指为中国拍卖市场上当代艺术的三大买家之一。而在2009至2010年,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等金融机构都开发了类似业务。有人计算过,在每年数百亿的银行理财产品中,一家银行的艺术品基金发放目前不足1个亿,在资金量上微不足道,但它的现实功用是被作为一个“招牌”来团聚高端客户,竞争未来私人银行服务的巨大市场。
机构的资金入场,目前主要是指除政府采购之外的企业等法人机构的购买行为,其行业背景包括金融、房地产、制造、能源、建筑等领域。另一方面就是艺术投资基金的资金入场,包括私募和公募的不同类型。据《2009~2010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报告》,资金的机构化在艺术品市场中的表现,首先反映在资金规模化的明显优势,而动辄千万级的竞拍出价已经将个人性购买行为迅速地“边缘化”,类似于股票市场中的“机构”和“散户”的区隔。其次是在操作目标和操作手段上的变化,由于机构收藏的体系化目标和投资基金以投资收益为目的的精确化选择,因此两者都不约而同地聚焦于那些具有明确文化价值和社会共识的稀缺性艺术资源,造成“名家”尤其是“名作”的价格飙升,从而创造出中国艺术品亿元级的价格纪录。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艺术品基金投资著称于世的英国铁路养老基金会,曾将它的投资额度特别限定在基金会每年可支配总额的3%,约400万到800万英镑,其原因放到现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语境下来看也许不可思议:约束投资额度,是为了避免短时期内投入过量的资金造成艺术品价格上涨,干预到艺术市场的正常秩序。在我们看到的一个个炫目的数字和纪录背后,是资本的介入和操作在速造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庞大体量,已经有人担心艺术品收益可能“透支了10年”。(文/曾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