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投资的“捷径”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15日 09:49 经济观察报
如果任何的投资都有一本“圣经”,是不是所有人都高兴?先撇开内行认不认同这本“数字圣经”,梅摩指数在发表之初确实扇动了蝴蝶的翅膀。
2003年,美国主流财经媒体《美国经济评论》发表了梅摩指数的研究报告,《商业周刊》《福布斯》紧随其后,对梅摩指数进行了一系列的深度剖析之后,梅建平和搭档MichealMoses在三年前发布的研究成果,从此开始为西方艺术品市场和主流收藏家所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被接纳。今年10月,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梅摩中国瓷器杂项指数”对全球发布,看来,梅教授还要继续把这件事做下去。
本身是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金融学教授,多年来和股票、房地产的价格走势纠葛不清,却又把触角伸到这么感性的领域,多少让人质疑梅建平对于艺术品市场的了解程度。这份由经济学思想和艺术品投资理念——搭档摩西是收藏家——综合起来的报告,会带给人们什么:是初入圈子想投点余钱试试水时的“速成大法”,还是市场热度之后由庞大的交易数据构建起来的更为客观的标尺?
对这个问题,梅建平选择用 “捷径”来表达,他说,“做这份报告,对于投资人来说,初衷是为了让想买艺术品,又不太懂的人少走点弯路。报告里会记载同一件艺术品被多次交易的价格和当时的整体情况,他们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来判断是买或不买,多少钱买,多少钱卖——至少不会去买行情一直不好的,也不会定价比以往低。初入市时少吃点亏,才能让新的买家们对这个领域,对这个市场建立起信心,认可它的投资价值,然后,他们会越来越有兴趣把资金放在这里。所以,谈不上速成的办法,可以用捷径来表述。”
有意思的是,梅摩指数的服务群体更多地集中在花旗银行、摩根斯坦利、安联保险、富达基金等金融机构,还有200多家主流画廊。我们来看看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拿它来做什么:花旗和摩根斯坦利会购买每三个月更新一次的梅摩指数,根据数字的变化来调整私人理财服务中投资艺术品的比例;保险公司则用它作为艺术品投保、抵押的参照标准。至于画廊,最大的用处就是对行情的把握,然后更准确地为画家们定身价。乍一看,似乎所有的事情都与钱息息相关。
在与业内人士长期交流的过程里,我们都知道,真正的藏家是不太会介意市场的走势,他们的重点在于能不能买到“心头好”。嘉德在线的总裁陆昂就曾说,“我买艺术品是为了挂在家里,看着喜欢的画就很高兴,大部分的藏家也都是这样,不是说今天买回来放仓库里,明天一看,行情好了,就立马拿出来卖了。”
而在乎收益,在乎走势,在乎曲线图的,应该说是纯粹的投资客。在华尔街,一位私人理财经理如果遇到一位对艺术品市场有兴趣的客户,他必定是要定期研读梅摩指数的报告,这能最快速地让他了解近几年里市场的基本走势。所以,它的受众群体,应该是一群有相似知识架构和思维模式的人,相比较 “道听途说”,他们更愿意相信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的数字和图表——即便这报告里有些结论是与业内人士的经验谈相悖的。比如,“购买价格最高的艺术品,投资回报率比较便宜的艺术品要低”,这个结论就与多年来我们亲眼见到的例子恰恰相反,和张宗宪、刘益谦所创造的“抢帽子”的热闹景象大不相同,这些资深的收藏家为什么每次都买最贵的拍品,除了喜欢,应该有多年来摸索到的潜规律吧。
“这是指数和人的区别,”匡时拍卖公司的总经理董国强给我打了个比方,“齐白石的两幅画,都画的牡丹,同一时期的作品,尺幅相当,一幅卖50万,另一幅卖500万的事情是绝对有可能,为什么呢?因为碰见了喜欢它的人,也可能藏家认为后一幅艺术价值更高,这都是藏家自己的判断,不是数据能看出来的。如果一个人拿着数据去买画,刚好碰见特喜欢这画的人,成交价很可能就不是原来想的那么回事。”董国强说,至少他所知道的内地拍卖公司,没有一家是在参照梅摩指数,或者说以指数报告来做市场的判断和分析的,也不会受到这些指数的影响,他们信的是多年来和艺术品打交道的经验、对大环境的把握和对藏家的了解。归根结底,是信艺术,信人。
事实上,梅建平应该很明白他所针对的人群,就像他此前在清华大学总裁班里上课时说的那些 “行情”,自然会有总裁同学去听来,照着买,大体方向上是无误的,这些同学从2004年开始买中国当代书画,到了去年秋拍,他们所购的那些艺术品如果还留在手上,一定是翻了无数倍。
数字能解决的,只是第一步,梅建平也谈到了梅摩指数在带领这些投资人入门之后,他们应当去了解除了钱之外的知识,从投资客成长为收藏家,“这样,他们获得的就不单单是一幅画。打个比方,一只好股票,一年只分两次红利,但是享受这幅画,你每天都有分红。所以,如果你买到最后,都看不懂它,那真是遗憾,这份红利你就得不到了。” (文/王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