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尚品

瞿颖:我爱演但不爱装酷

2012年11月18日 09:59  新京报 微博

  在大家以往的印象里,瞿颖是长腿模特,是都市影视剧里的女主角,还发行过专辑,但今年,她更新了人们对她的认知:在湖南卫视的《百变大咖秀》节目中,原本是去做评委的她成了第一季的冠军,无论是龚琳娜、毛阿敏,还是崔健、毛宁,都被她模仿得神形兼备。她说,既然拿不出“权威评委”的架子,不如自己去演。

瞿颖 瞿颖
模仿好友毛宁表演《涛声依旧》。 模仿好友毛宁表演《涛声依旧》。
模仿龚琳娜表演《忐忑》,眼神和演唱都捕捉到了神髓。 模仿龚琳娜表演《忐忑》,眼神和演唱都捕捉到了神髓。
模仿年轻时的崔健,表演《新长征路上的摇滚》,无论风格还是性别,都是很大的挑战。 模仿年轻时的崔健,表演《新长征路上的摇滚》,无论风格还是性别,都是很大的挑战。

  等着摄影记者架灯的时候,瞿颖大大咧咧地往小花园中的石凳子上一坐:“我这鞋里还有瓜子呢。”一个“长腿模特”总会令人觉得很酷,但瞿颖说,自己在生活中“太不酷”了,有时太好说话,甚至到了没有原则的程度。聊到老生常谈的张亚东时,除了老生常谈自己的不婚态度,瞿颖特别表示,这个男人最令她心动的是艺术家特有的那种纯真。在感情观上非常利落的她,对于要不要孩子的问题,至今仍纠结着。

  做评委压力太大,不如让我去演

  新京报:不少观众看了你在《百变大咖秀》里的模仿都挺惊讶的。模仿崔健有难度吗?

  瞿颖:当然有难度。当时我就说,一定要模仿他年轻的时候,因为那时他瘦一点。女的模仿男的本身就有难度,但模仿青年男人相对好一点。只有特别熟悉崔健早期作品的人才知道我是模仿他早期,要不然大家的印象肯定是我得戴一个帽子。

  新京报:模仿了这些人后,他们跟你有过交流吗?

  瞿颖:毛宁有,我跟他关系比较好。龚琳娜那期,我觉得电视台准备的衣服太隆重,本来想找她借,她一听说还挺高兴,但正好有个慈善拍卖会,衣服给拍卖了。那天我上网看别人采访崔健,还有人问他,瞿颖模仿你,你觉得像吗?崔健说,我自己都觉得我不像我自己。我估计他也没看节目。弄得我还倍儿紧张。

  新京报:最开始做这些时,想到过会这么多人关注吗?

  瞿颖:没想到。当时我是去做评委,到中间自己按捺不住了。首先,我很喜欢演;第二,做评委压力太大。去参加节目的全是明星,甭管新人还是老人都有粉丝,你要说他哪儿不像,好多脑残粉就在那儿捣乱。而且我说话逻辑性不是特别强,不是那种特有权威的,不如就让我去演。

  新京报:参加这种节目,他们给的酬劳多吗?

  瞿颖:看跟谁比了。还可以,不如商演多,但属于我们做综艺节目里最多的。

  把物业费、油钱挣出来就可以了

  新京报:近年你拍戏少了?

  瞿颖:没有合适的,还有一点就是,六七年前我拍一个古装片时,心态发生了变化。当时情绪特别差,剧组里可能每个人都烦我,一点小事就来劲。我想为什么我会这样,拍这个是为了挣钱,为了出名,还是为了我多喜欢?哪头都不沾,这是为什么?再接戏就特别谨慎,那次以后我拍的所有戏都是客串。

  新京报:你在经济上没什么紧迫感?跟感情稳定关系大吗?

  瞿颖:一直以来,经济对我没有任何压力。不是说我多能挣钱,而是我挣多少钱就过什么样的生活。我也没想过让他(指张亚东)养我,那都是开玩笑的。

  我刚来北京时,一个月工资二百多,就剩五毛钱了,还在想去吃饭还是看电影,特别乐观。而且我买名牌和不理智消费的阶段已经过去了,什么都不做可能也能养活自己,比如用以前积累的钱理理财、做一些投资。有车有房、想旅行就能去,对我来说就足够了,我不需要一个月花好几万去买名牌包包,只需要把物业费、油钱挣出来就可以了。

  新京报:但在演艺圈,互相之间不会有攀比吗?

  瞿颖:可能刚入行,或者还没太懂得生活、没太多见识的人会这样。我年轻时也有过,现在朋友圈里没这种感觉。不过朋友圈里好像我经济条件最好了,经常我结账。我的朋友里好多都没稳定工作,照样生活得很好。

  现在买东西都在网上买,便宜死了,有几千块钱都成了大款,在上面逛得不行,有好东西我们还互相推荐链接。

  我想当作家、画家、淘宝店主

  新京报:你做过挺多工作,模特、演员、歌手,主持节目……现在来看,哪种职业最适合自己?

  瞿颖:我天生还是挺喜欢表演的,不一定演戏还是唱歌,反正就是大家注视着你,我也不是太怯场。如果重新选择职业的话,我想当作家、画家,还有淘宝店主,就是不用出门、不用跟人接触就能自己完成的那种工作,有创造性,又能在里面找到乐趣。

  新京报:当淘宝店主有什么创造性?

  瞿颖:当然。怎么把你的东西搭配得好、把页面做得好,搞什么打折活动或者让大家感兴趣的点子。照片怎么拍得好看,也有一点创造性。

  新京报:你刚说挺喜欢被注视的感觉,但你想选择的工作都是在家呆着的。

  瞿颖:我骨子里愿意呆在家里。我不愿意过剧组那种生活,但你让我演的时候,我特别爱演,而且觉得自己演得特别好,特别来劲。有很多职业演员特别怵演戏,演的时候会紧张、会抖,他并不是很爱这个,但通过专业训练可以很好地完成,我是爱表演的,能觉得特有乐趣。

  不会把自己塑造成“特明星”的

  新京报:你觉得自己有什么短板吗?

  瞿颖:20多岁时,我脾气特别爆,而且小心眼,特别容易吃醋,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这儿东西已经摔碎了,讨厌之极的那种。有一种特作的女孩,其实那是不自信的表现,道理我讲不出来。

  现在也不能说是缺点,有些特点,比如太随意、太感性,人家一求我,我就磨不开面子,心想帮这个忙我也不会少块肉,然后后悔。老想做好人,这可能是我心里有毛病的地方,不愿意别人眼中的我是很无情、冷酷的人。

  新京报:以前一直以为你人挺酷的。

  瞿颖:我太不酷了,我那些朋友老说,你得拿点架子。比如以前一个厂家拍广告,说四十套衣服你得拍了,经纪公司说,拍那么多没用。完了厂家守着那十套没拍的,不跟经纪人说,单跟我说,瞿小姐你穿一下,我说好好。后来经纪公司跟我说,越这样,你越不值钱。我说,为什么?他们说,有些厂家是这样的,他说拍四十件,你说,不行,就二十件,厂家说,哇,大牌就是这样。可是我想我穿一下也不会少块肉,给他拍了得了。我不会把自己塑造成“特明星”的,搞着搞着就搞草根了。

  ■ 速问速答

  ●男人最应该具备的品质是什么?

  善良、纯真、担当。

  ●女人在什么年龄是最佳的状态?

  四十多吧,现在我觉得挺好的。

  ●如何对付不喜欢的人?

  更多的是理解吧。理解他,你就会淡然处之,不理解的话就会自找烦恼。

  ●用三个词来描绘自己。

  幽默、善良、天真。

  ●你的终极梦想是?

  到一个不是地球的地方,比如月球或者有外星人的地方去感受一下。

  ●最近关注的文艺作品?

  很小的时候看过《安娜·卡列尼娜》,看过那个电影后又把书拿出来重读一下; NHK的一个纪录短片《含泪活着》;最近对古典音乐比较感兴趣,花腔女高音,但我说不上名字。

  关于爱情

  两个人为何要互相防着呢?

  若不纯洁了,别乞求,直接走

  闺蜜们觉得我太随性,而且,比如两人在一起花谁的钱、谁占主导,在我这儿都是跟世俗不一样的看法,两个人都这么好了为什么还要互相防着呢?但她们经常会教我怎么样。我从来不听。

  如果有朋友说遇到第三者,我从来不出主意说你得掐住、得防着。我从来都是说,要这个没有了,直接就把他pass掉,你跟他在一起,你不幸福,他也不幸福,为什么要强求呢?人这一辈子只有那么短的时间,为什么要耗在这个人身上。

  我一向很尊重内心的感觉。你再爱这个人,如果他对你没那个感觉,或者对你不忠诚,这个爱情就不神圣、不纯洁了,不要乞求,直接走。

  我觉得好多时候人是自己骗自己,比如好多女的催婚,她是要一份安全感、要一份稳定,其实那个安全感跟结婚没有什么关系。所以我要实质的东西。

  关于张亚东

  我不打算结婚,费神费钱费精力

  艺术家最令我心动的是那种纯真

  都多少年了,我们都四十多岁的人了,现在也没什么人问了。家里也被我说服了,我不打算结婚。现在很稳定,那么多年在一起,再弄个婚姻,不都还是我的事,我得操办啊,费神费钱费精力。张老师(指张亚东)啥也不管,人家艺术家,天天搞他的工作。

  两个人在一起,特别要懂得去欣赏对方的优点,有时你看一个人的优点比较多的话,可能就把他的一些缺点给掩盖了。

  以前我有个男朋友,什么都好,但我就是不喜欢他,永远盯着他的毛病看。所以还是得爱。但爱这个东西它是莫名其妙的,他也不比人家好多少,但你对这个人就觉得像亲人一样。

  我觉得艺术家身上最令我心动的就是那种纯真,那是现在的人特别需要的。他进到一个东西里去的那种状态有点像小孩,这能互相激发美好的一面,我觉得这一点就足够了。

  关于小孩

  想得越多,越不容易要孩子

  你忍心看孩子那么大负担?

  我估计我现在已经要不出来孩子了,但我还在想这个问题。人生不要孩子,会有那么一点点遗憾,但如果有了孩子,那责任太大了。想得越多,越不容易要孩子,越是不想的,那孩子就要出来了。这个问题一直困扰我,我也经常跟朋友、家人讨论,把大量时间费在口舌上,到现在依然没有付诸行动。

  我现在发现一个毛病,我认了好多干儿子干女儿,永远是从婴儿到两三岁时跟我特别亲,只要过了三岁,开始会说话了、上学了或者掉牙了,我就没那么喜欢了。比如和朋友一起吃饭,小孩拿妈妈的手机玩微信,他妈说你别按了,他越按。我就想,完了,我的孩子要是这样,我就上手开始打了。我是很喜欢小孩,但是那种特别弱、特别小,特别萌、粉嫩的。

  我妈已经对我失望了,慢慢接受了。不要也罢,你说谁老了不孤独,就算儿女成群也有不管父母的呢。现在不是有调查嘛,80后两个独生子女要管四个或八个老人,你怎么办,忍心看自己孩子生出来那么大的负担?

  口述:瞿颖

  采写/新京报记者 刘玮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