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尚品
尚品首页 | 尚文首页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新浪尚品

茶海沉浮是品饮还是投资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8日 07:14 《天下美食ZEST》杂志

  五位茶人,几十年茶海沉浮,是品饮?是投资?听听他们和茶的故事。

  统筹/陈驰 编辑/杨蓓怡 文字/大戟 刘和婧 一惊  摄影/大戟 乐浴峰

  开篇: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

  “商人重利轻离别,前月浮梁买茶去”

  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商人真是不容易啊,自己鞍马舟楫四海奔波一去数月,家里的娇妻美妾独抱琵琶,月夜下诉不尽的忧忧怨怨……

  想来商人也是人,谁不愿在温柔乡里沉醉?还是白居易一语道破天机——“重利”,一来商人天性就是“重利”;二来茶叶生意本来“利重”。

  自古,茶利之重能与盐、铁、丝绸、香料相提并论。唐代贞元(785-805)年间,全国茶税四十万贯,唐大中六年(852)达到八十万贯,而两宋时期茶税最高时已经达到四百二十多万贯,而这,仅是茶利的一部分。宋代茶税已经成为仅次于盐税的财政支柱,用以支撑宋金之间那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所谓“国家根本,仰给茶盐”。然而,这样的重利平常人唾手可得吗?

  君子爱财取之以道。无论是唐宋时期的“浮梁买茶”还是明清以降的“远销欧洲”之道,似乎都属于“粗放型”简单经济模式;而今日之商海波诡云谲,热钱如洪水海啸,时尚如浮云流电,世道人心又不象唐宋明清时那样朴实,能够屹立潮头,以茶牟利的究竟是怎样的人物?要有怎样的手段?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要从生活必需这个角度看,七件之中“柴米油盐”大概不能少;而“酱醋”无非就是调味品,可有可无;至于茶,摆在“老七”的位置似乎都有些牵强。鸦片战争时曾有学问高深的大臣上疏说:只要断绝对欧洲的茶叶贸易,就能把英夷法夷们全“憋死”……这样的笑话最终为天朝大国的“茶神话”盖了棺,茶,不过是一种经过粗加工的饮品罢了。

  很早以前,茶就从“柴米油盐”的队伍中并进位到“琴棋书画诗酒花”的行列,成了上流生活中的“七件雅事”之一,虽然是后来加塞儿挤占了“花”的位置,却终于摆脱了杂货架,摆上了博古格。古代的仕宦大夫借着茶参禅悟道,明心见性;才子佳人品着茶调风弄月,诗赋联吟,就连饮茶的器具都一再的提升品位。从被日本皇室奉为国宝的唐朝“天目盏”;到千金难觅的宋代“天青色”,再加上《红楼梦》里面宝玉黛玉妙玉饮茶时的“绿玉斗”、“压手杯”之类的传奇描写,名器之中香茶缭绕着茗烟,足以使人如身在梦里,超然前生今世……

  这样的“神器”之中自然容不得“俗物”。换言之,即便是原本灰头土脸的山花野草,经过了这一番金镶玉裹的文化包装怎能不价值连城?只可惜,当下一些怀揣黄金大梦的人不明就里,或者把茶叶当股票买,或者把茶叶当古董卖, “弄茶人”们或是一夜暴富,或是一夜赤贫……茶香铜臭,云里雾里,成败沉浮,如梦如幻,这滋味有谁还敢轻易品尝吗?

  茶不是酒,却能让芸芸众生沉迷其间,醺醺然,昏昏然,茫茫然;茶之过?人之过?钱之过?或者谁也无过?

  其实,茶无非就是一种土产,虽不似萝卜白菜那样平常,也不至与人参鹿茸等价齐观,之所以能飞身神坛,利重金银,实在是文化的功劳。

  宋代,民间茶馆兴起,不同于其他服务行业,茶馆的服务员以其见闻广博被尊称为“茶博士”;今日的高端茶商、茶人无不饱含文化学养,博大精深。他们中间有人以禅宗哲学为精髓,有人以道家谋略为底蕴,无论出世入世,还是哲理事理,总是眼明心明。这样的修行几人能持有?几人能躬行?或许我们可以通过他们的经历和感悟,看茶行业这些年的风雨沉浮。

  人物一 邓时海

邓时海邓时海

  邓时海,1941年出生于马来西亚,现为台湾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普洱茶学会会长,杨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著有《普洱茶》和《普洱茶续》。

  ◆在家时我原则上不喝白开水,会用大茶壶闷一壶比较淡的茶喝。我还喜欢打太极拳,练习古琴,看看字画。

  ◆我什么茶都可以喝,但十次喝茶有六次是喝普洱茶,两次喝红茶,两次喝台湾的东方美人。我喝老茶喝惯了,新茶用来每年存茶。

  ◆炒作是正常的。如果不炒作,说明茶叶市场没有前途,“炒作”行为是这个市场机制决定的,适当的炒作会促进市场的发展。

  ◆人越有钱,老了就越没有朋友,但又不能没钱,因为没钱就不能买好茶,而拥有越多的好茶,到老了朋友就会越多。

《普洱茶》《普洱茶》

  邓时海教授今年70岁,却已经喝了71年的普洱茶,他笑说自己“从娘胎里就已经开始喝普洱茶”,足见茶龄的资深。从上世纪80年代起,邓教授开始系统研究普洱茶,十几年奔波于两岸三地研究与收集普洱茶。2004年4月,邓时海先生的《普洱茶》在大陆出版,被普洱茶爱好者视为必读之书。

  《普洱茶》的出版,让许多台湾茶人和有钱有闲的人转向品饮、收藏普洱茶,进而带动了韩国、泰国的普洱茶市场。此后,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吹起了普洱茶流行风,并逐渐影响到长江三角洲地区。

  “喝熟茶、品老茶、藏新茶”是邓教授的一贯理念。喝茶的初试者建议喝熟茶,比较温和温顺,且没有苦涩味;而要作为普洱茶的投资和收藏,则适合藏新茶,因为从1995年开始,普洱的价格一直在涨,2007年有所回落,2009年开始平稳回升,市场的回升,熟茶是领头羊,所以现在是适合买新茶的最好时机。同时普洱不像季茶,要当季卖掉,普洱茶越陈越香,茶叶里对身体好的所有优势普洱茶都有,上得了正规的拍卖场,拍得出价钱,其他茶品的拍卖则可以视作是“炒作”而已。

  邓教授对于普洱茶的投资也有独到的见解。“普洱茶需要投资人花时间慢慢地了解,茶叶的生意和其他生意不同,因为品牌不明确,要靠生意人自身的鉴定,去判断和鉴别,只有投资人自己先学会喝茶,才能做这个生意。”邓教授建议可以从新茶开始入手,再慢慢做老茶的买卖,老茶数量稀价格高,相对的风险也高。

  对于茶叶收屯和投资的风险,邓教授提出要切忌看到便宜的茶就一下屯很多,特别是普洱茶,普洱茶要经过年岁的积淀才能确定“发育”得是否优质,如果进的茶在日后发现品质一般,销不掉,就又会有储存的问题,总之茶叶投资人一定要有预估市场的能力。

  说起普洱茶目前的市场生长与发展,邓教授归纳为三种现象:

  1.  囤积式做普洱:投资者不懂普洱茶,甚至没有喝过普洱茶。但有相当资本投资做普洱茶。解决的办法是找个懂行的人来做。

  2.  喝新茶做普洱:喝新的普洱茶,很少接触老普洱茶,甚至反对做老普洱茶的人做普洱茶。这样的人按照新方法新标准做普洱茶,做出的茶只能是新做新喝。

  3.  喜欢老普洱茶的人做普洱:这样的人做的普洱茶是希望将来老了来喝的,现在喝可能不好喝。

  目前有这三类投资普洱茶的人。第一自己根本不懂,只能找懂行的人来运作。第三类喝老茶做普洱茶的,这样的人做的茶老了一定比较好喝。中间第二类从来没有喝过老茶,也反对做老茶,做的普洱茶肯定只有新喝。现在新茶中60%都是第二类人做的,但是没有被喝掉,这些茶留了下来就变成了一个隐忧,这个隐忧是一个深层源头。所以要发展目前的茶市,一要做好普洱茶熟茶的普及工作,二要建立起新茶与老茶的沟通桥梁。

  人物二 王心

    王心,人称天下第一泡,自称“闲人”

  ◆当一个著名茶人,要“有闲”。士大夫文化就是帮闲文化。

  ◆岁月最大的魅力是让所有的东西失去棱角,变得内敛和顺,更接近于本性。这种感受就渗透在收藏中。

  ◆收藏是爱好,你喜欢,你爱好,就像小时候收藏烟盒。收藏本身与投资没关系,经济回报是收藏的附加值,无形中的回报。如果大家一开始就都当投资来做收藏,那么传说中的暴利就不会有了。

  ◆你觉得买茶是投资还是消费呢?如果当成消费,涨不涨就跟你没关系了。消费的是感受,购物也是感受,图个开心。当然,你消费的产品升值了,自己一定会很欢乐。

  ◆让岁月的流逝变得美妙,就是收藏的魅力。而收藏茶的快乐不仅在收藏,还可以品饮。

  收藏是爱好,经济效益是意外收获

  年纪轻轻却透着一股阅尽繁华的睿智,话里语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宿命感。记者在乐成古典音乐中心二楼第一次见到这位姿态儒雅自称“有闲人”的“老”兵。

  “事在人情在,不在两不来。以前很忙,忙应酬,忙赚钱,总觉得没时间喝茶,一路走到现在才发觉这样的生活真的很好,有爱好才有朋友。我们总是出发了很久以后忘记为什么出发。”王心有着很柔和的声线,左手夹着雪茄缓缓地跟我说。

  岁月无法复制,老茶是无法造假的

  普洱茶新茶的部分2007年、2008年几乎被完全当成投资,但市场会告诉你不是。因为那都是新茶,而且还不是高质量的新茶,不具备投资的价值。做个不恰当的比喻,好东西放50年,依然是好东西,价值只增不减;垃圾放50年也不过就是放了50年的垃圾。可以理解为文物和古董的关系。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新茶很多。最火那几年,甚至有人用云南以外的茶做普洱。而老茶无法造假,因为岁月是无法复制的。

  好茶不是你想买,想买就能买

  2009年开始普洱拍卖以来,今年效果最好。其实参与拍卖的人中投资客很少,更多的还是喝茶的人。王心笑谈到:“从投机角度来看,可以理解成‘喝茶的人怕将来喝不起茶’。我2007年买88青,当年也就6千,现在已经将近1.8万一饼了。后来发现赚钱幅度跟不上它的增值幅度。2007年我买红印是7万一饼,现在16万,而在50年代红印也就是1、2块钱。过去我买宋俜11万现在38万。有人说是炒作,殊不知得有足够量才有炒作的意义。而老茶量少,根本没有炒作的空间。假设现在跳出来一个人,准备三千万要收八十年代以前的老茶,那么价格就会硬生生上涨百分之二十到三十,就是因为量太少。”

  茶也要讲机缘

  收藏者与投资者之间其实是没有矛盾的,你都得认可茶的美。理想状况当然是因爱好而收藏,做投资的话只要爱好钱就行了。投资是经济眼光,投资人有投资意识就行了,可以找专业的人咨询。而收藏是个人修炼,需要大量专业知识和眼光,需要自己的修为。

  懂行的话,老普洱是很好的投资品种。当然选择很重要,不是随便买一块茶20年后就变黄金的。要单纯投资的话一般还是会选择变现速度更快的。

  拍卖之所以被称为传奇,一般都属于人们看到贼吃肉没看到贼挨打。毕竟拍卖的东西太少,看到拍卖好就盲目投资,太危险了。你要想拿老茶来发家致富,肯定是不靠谱的。只有你自己热爱,你作为消费者,当成消费当成收藏,其余的都是附加值。

  当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以后,也就无所谓刻意附庸风雅还是原本就阳春白雪了,对茶的感受一旦渗入骨髓,机缘就到了。

  茶不是金融衍生品,是食材

  泡茶的时候,王心说:“茶在里面躺得要舒服。它的价值在这一刻得到彰显,它准备了50多年,等待了50多年,就在入水的这一瞬间得到了升华。”去年老普洱涨的很厉害,归根结底还是食材在涨。人们都意识到这是好东西了,老普洱甚至超出食材范畴算做药材了。好茶的香气是需要用心体验的。一饼茶作为食材,能够伴随你慢慢变老,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过程。再好的茶叶离了文化享受,也不过是树叶而已。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