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尚品
尚品首页 | 尚文首页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新浪尚品

紫砂壶的士大夫情怀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6日 12:01 精品购物指南

戴爱群
戴爱群

  紫砂壶的士大夫情怀

  无序穿梭的车海,拥挤高耸的楼宇,色彩杂乱的街道,我穿过这个每天都要经历的世界,一路急速来到戴爱群的门前。

  一把紫砂已经安静地立在桌上,热气氤氲的山泉水在电磁炉上咕嘟作响。坐在这里的一刻,眼前只剩下紫砂温和的色彩,只能闻到醇厚的茶香。

  “我是个俗人,七情六欲,食色性也。但是,我用好茶具泡好茶的时候,心里是安静的。所以说,壶泡茶,茶养壶,壶和茶都养人。”网上搜索戴爱群这三个字的时候,他的头衔是美食家。“我这个人天生就对好东西很敏感,容易被美好的东西感动。”那一年,他到一家茶城看紫砂展,看中了一把紫砂壶,“茶城的朋友说可以帮我介绍买下来。我就去了周桂珍大师的家里,认识了这个紫砂世家。”从此,他便和紫砂结缘了。“非典的时候,我没事做,常常拿着壶到茶城喝茶。几个月时间,我就成瘾了。每天起来就想,今天用哪把壶喝什么茶?成了不可一日无此君。”他拜了紫砂大师徐秀棠做师父,“但是我没打算学做紫砂壶,只是觉得师父是一个非常可爱的达到某种境界的老先生。”

赏紫砂也跟吃美食一样,不追求时尚和潮流。
赏紫砂也跟吃美食一样,不追求时尚和潮流。

  紫砂之道

  他喜欢用“可爱”来形容他喜欢的人或者事。他说师父可爱,也说紫砂壶可爱。

  壶把向右,壶嘴向左,戴爱群说这是放紫砂壶的方法。桌上泡着“东方美人”茶的紫砂壶玲珑有致,“这把壶造型非常传统,叫做石瓢。它的特点是两个三角形套在一起,壶底到壶盖是一个三角形,壶把和壶嘴相交是一个倒三角形。三角形是最稳定的结构,所以,这个壶给人坚固、硬朗的感觉。我这把壶是按照紫砂大师顾景舟先生的尺寸做的。另外一部分感觉是不同作者带来的不同气质,比如,这个壶是我师父的女儿徐徐做的,就会看着比较俏皮,但是她先生高振宇也做过同一款石瓢,就是不一样的味道。”他拿出另外一个紫砂壶,同样的倒三角形,却显得刚劲有力。“比如壶把的处理上比较接近直线,就显得有峭拔。壶嘴底部稍微肥硕一点,就显得有力。顾景洲说,紫砂要有神形气态。”

  中国出名的工艺品不计其数,但戴爱群独爱紫砂。他说,“紫砂壶是其中少有的文人参与创作的工艺品。首先,紫砂生在宜兴,江浙地区是个人文荟萃的地方,千年以来就是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中国历史上,很少有文人参与工艺美术创作的,但是一些文人却愿意和紫砂发生关系。比如历史上著名的曼生壶,就是清代县令陈鸿寿和紫砂艺人杨彭年一起创作的。文人参与会给这种工艺品带来更多的高雅文化内涵。紫砂里面蕴含了很多文人士大夫的古典情怀,温润和谐。一般的玻璃器皿,忽冷忽热就会炸,但是紫砂不会,很有些中庸的味道在里面。”

  紫砂之美

  宜兴,紫砂的故乡,戴爱群两次去过那里。“紫砂是产量极低的东西,作品太多的大师就或多或少会存在代工的问题,或者是模具制作的。”他总是很执着地选择手工紫砂壶。戴爱群认识周桂珍大师是在2003年,“那时候,她刚好六十岁。从艺术上来说,可以说是开始进入炉火纯青境界的时候。”他认为,周大师是在世的大师中,制壶造诣最高、继承顾景舟最好的一位。

  他总是对着紫砂仔细端详,说,能靠简洁的几何线条感动他的壶,就是最好的。“紫砂有四美:首先是材质之美;第二,是造型之美;第三,是工艺之美;第四,是功用之美。”他所有的收藏,都会被他用来泡茶,他说,用的过程,才是和壶的一种交流。“为什么周大师家愿意让我收藏他们的壶?因为他们觉得我懂。其实我不是研究陶瓷的,我懂什么?我的切入点不同而已,我是从欣赏角度,而不是从工艺角度切入的。还有就是我会用它,在用的过程中,读这个壶。很多细微之处,你不读是体察不出来的。你只看介绍,是谁的作品,有什么意义,得不到滋养。多看展览,查资料,和大师交流。掌握基础之后,再去读这个壶。”

  “收藏紫砂是种生活方式,说好听点,就是生活艺术。壶是让人安静的东西,我不喜欢大家把它弄得很浮躁。很多人喜欢炒得热的作品,动辄上百万,但是我觉得这样的壶拿在你手里,会让你心乱。用紫砂来挣钱,那么你就会失去紫砂给你带来的最本质的东西。”他收藏的壶都是来自周大师一家,他说,这是缘分。

  紫砂之缘

  他拿着紫砂壶的图册,从头翻到尾,评论着每件作品,能让他停留的只有周大师家的作品。“只能说我比较幸运,碰上的这家艺术水平比较高。作品好不好,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很多大师的作品不如他们的好,但是价格贵上很多倍。我欣赏紫砂也跟我吃美食一样,不追求时尚和潮流。并不是时尚就不好,但我对事情的判定标准,不是它是不是流行,而是我觉得这个东西好不好。流行的不是没有好的,但炒作得最厉害的,往往有问题。”

  他说,大师是孤独的。“真正的大师,不会去炒作。比如顾景舟先生,在他的时代少有人理解他,他在文化艺术层面是孤独寂寞的,反而能创作出很多传世之作。现在收藏成了市场炒作,让有的大师一把壶贵到上百万——人心浮躁,包括做的人、卖的人、收藏的人。但我的壶,一把都没卖过。”

  他不相信算命的,也不相信《易经》,却相信命运,相信缘分。在他心里,那是情义。“收藏也不能说多高雅,但是至少是对身心有好处的,把人带入一种境界。”他很认同一句话,“要从根本求生死,莫向支流分浊清”。“做一件事情,要抓住本质的东西。比如紫砂壶,你用它赚钱,你得到的是外在的东西,不是本质的东西。我们的世界很混杂,如果你喝茶时心平气和,哪怕只是很短暂的一刻,这也是很大的收获。收藏可以提高鉴赏能力,但我有了这个能力,不是为了买更多的壶,赚更多的钱,而是去欣赏更多美好的东西。我觉得,这是收藏的根本。有人说,玩物丧志,我觉得应该说玩物养志。许多收藏大家为什么能把东西都捐出来呢?因为他看穿了。这东西放在合适的地方就行,不一定在我手里。而且终究不是为了钱,如果为了钱,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葫芦自古便是“福禄”的象征
葫芦自古便是“福禄”的象征

  葫芦庐里葫芦仙

  葫芦自古便是“福禄”的象征,吉祥的寓意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喜爱和追求。如今互联网上有个著名的网站——葫芦庐,葫芦里有位葫芦仙,他制作葫芦,收藏葫芦,热爱葫芦,自称葫芦庐主,他就是赵伟。

  在葫芦圈里,赵伟是个角。不仅因为他是一位葫芦玩家,更因为他是一位葫芦艺人。1997年赵伟创办了“葫芦庐工作室”,成了“葫芦庐主”。在葫芦庐中,他每天潜心制作、研究葫芦。他在国内独创了16种制作工艺,涉及50余类,其中葫芦西式摆件,葫芦灯,葫芦饰品等1000余个产品为国内首创。收集中外吉祥图案2万余张,撰写了关于葫芦方面的资料80余万字,拍摄照片万余张,制作葫芦千余个,获得葫芦专利20余项。

葫芦果篮
葫芦果篮

  失传的技艺

  范制葫芦堪称葫芦技法的最高境界,所谓范制是在葫芦未成熟时,将其放入阴文范模内,至霜降后完全成熟,再经修整,去掉表面皮层和海绵状的内瓤,截口,漆里,加木、牙口之后得到的各式有阳文花纹的葫芦器皿。因为其外形浑然天成,没有斧凿加工的痕迹,而且技法复杂、种植讲究,故被认为“百难出一”,十分珍贵。

  据史料记载,范制葫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万历年间,其范制匏器的辉煌时期在“康乾盛世”,由于其独特的审美和收藏价值,为康熙帝所喜爱,并引入宫中,成为皇家的垄断艺术,故有乾隆诗曰“纳约传贵制,随圆泯锐棱。”

  由于是皇家垄断的技艺,随着清王朝的逐渐消亡,这种工艺一度失传。直到近几年对传统文化的不断研究和挖掘,这门手艺才逐渐被找回。赵伟最爱范制葫芦,他认为,范制葫芦最能体现中国人的智慧,“弘历皇帝‘爱兹淳朴器,更切木从绳’正是对范制葫芦价值的最好概括。”

  2007年,赵伟受邀到外地参加“葫芦文化节”,并携带了一个范制“八不正”参加当地举办的“葫芦精品评比”,可是当地对于范制葫芦并不了解,很多人从未见过和听说过范制工艺,赵伟觉得很有必要将葫芦文化再普及一些。

  从那之后,赵伟一心钻进范制葫芦的研究工作。现在的葫芦种植基地,分布在山东、河北、天津等地。每年赵伟都亲自到地里去观察、研究葫芦的生长情况,回来总结。同时广泛收集流落在民间的范制工艺,拜访老艺人、老农,在模具、葫芦品种等方面下功夫,大胆结合现代科技材料,反复试验,终于捡回了这门失传的技艺。

  “我觉得每一次的拜访、求索的过程都是无比兴奋的,每每慕名而去总能有一些意外的收获和特别的启发。”赵伟说。

  制作快乐

  每一项工艺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和表现力,制作中的难点也都不尽相同,但掌握单项工艺总是相对容易的,如果说挑战的话,把所有的工艺相融合,各取其长,并且加入个人的创意,这才是最难也最棒的工艺。在制作葫芦的过程中,赵伟力图将单项工艺练到炉火纯青,再在其中加入自己的创意,这样的葫芦才是创造出来的作品。

  “武术中讲‘无招胜有招’,我想葫芦工艺的相互融合之后所形成的‘混合工艺品’,集众多工艺精华于一身应该就是最棒的。比如,烙画工艺是葫芦工艺中最简单、最单一的工艺,而我现在开始研究‘微烙’,就是要在现有的基础上研究独特的技法。”

  除了技艺上的不断创新给赵伟带来的快乐,葫芦制作本身的不确定因素也是让他感到兴奋的地方,尤其是范制葫芦,由于在葫芦很小的时候就把它放在密闭的模子里,直到长大成熟都无法了解里面的生长情况,而且风吹日晒,土壤、水分等环境因素对它的影响又很大,所以每当打开一个模具,看到长成的葫芦时,赵伟都会十分期待。记者把它形容为彩票兑奖,不过赵伟并不同意这个比喻。“彩票兑奖,那获得的仅是钱财,投入的不过微薄几元。一定要比喻的话,倒像是赌博一般,因为范制为天成,其中总有一些运气的因素,那是一种惊险、刺激的感觉。春季的时候,我为她播种,夏季的时候,我冒着烈日给她浇水,到了开模的时候,早就对她有了期待。当一点一点地敲开模具,在场的每个人都不敢大声喘气,像是怕惊动了模具后面沉睡的葫芦。而当葫芦被开出,无论是什么样我都是欣慰的,至少,又收获了一份种植的经验。”

  收藏经历

  赵伟说,经验才是他最大的财富,这一点也体现在他收藏葫芦的过程中。1999年他建成了国内首家个人葫芦收藏博物馆。谈起他的这些收藏品,赵伟对每一件都爱不释手,不过还是有几只特殊的葫芦,是来之不易的精品。

  在他的收藏品中有一坛葫芦酒,这是一个晶莹剔透的玻璃酒坛,这个酒坛小口细颈,大肚里藤蔓盘旋、叶片舒展,光滑细润的葫芦静置其中。这种葫芦酒是在葫芦未长成时放入坛中的,待葫芦长大后从藤上剪下,注入白酒再密封储藏。

  “初见此酒,我就被它迷住了,便向其主人询问价格,老乡摇头说根本不打算卖而拒绝了我。可是由于太喜爱了,凭借收藏者的执着,我先后三次去找这位老乡,终于打动了他,最终以一瓶我珍藏的‘赖茅’(茅台酒创始人之一赖永生研制生产的茅台酒)换来了这坛葫芦酒。”虽然代价不小,但是提到这段经历,赵伟还是满心欢喜,认为很值得。

  “还有一件艺术品是我最珍贵的藏品。”在赵伟的工作台上摆放着一只造型精美的葫芦,他小心地拿起它摇了两下,便发出内壁撞击的声音,“有一次我到南方古玩市场时看到了这只葫芦,它的新奇之处在于它是‘双层葫芦’,所以摇晃时会有葫芦壁的撞击声。我见到此‘宝’,便毫不犹豫地将其买下。回家后,冷静下来仔细思考却觉得蹊跷,细细研究才发现,这个葫芦明显偏重,里面竟然有一层干泥,那所谓的‘两层葫芦壁撞击声’实乃是泥块撞击葫芦壁的声音。此后我便把他摆在最显眼的地方,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冷静的头脑、细心的观察。”

  赵伟之所以把这只葫芦视为他最“珍贵”的藏品,就是为了记住这次“看走眼”的教训,在他看来,收藏葫芦不仅是收藏艺术品,更是收藏这种种难忘的经历。

  葫芦的未来

  说到未来,赵伟充满期待。赵伟也希望葫芦事业能有更广阔的发展,就是将葫芦文化向产业化发展,向实用性靠拢。葫芦工艺在国外注重实用性,而在国内却很少被谈及。

  “葫芦艺术如果想发展延续必须实现葫芦的实用性,只有让多数人都认为葫芦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了,那么葫芦就会被大众所认知,基于这些方面,我把葫芦工艺的钻研方向定义在实用性上。”

  就像他在葫芦庐的首页上写的——人无癖不可与之交,以其无深情也,吾之癖,探究葫芦,用心良苦之极。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